灵芝分子生物监定系统的最新进展

发布时间: 2015-05-13 22:05

建构灵芝属的分子生物监定系统,可作为确认专利菌种特性及其来源的稳定指标,并有助於提升产品质量,对於未来灵芝的应用与发展,提供更稳固的基础。

文/许瑞祥

 ◎本文原载於《2000年国际灵芝专题研讨会》论文集

G3-2 MonSOD DNA

利用Mn-SOD基因序列进行灵芝属菌?类源关系监定之结果。(提供/许瑞祥)

 

灵芝自古为我国吉祥如意的象徵,更是滋补强壮的珍贵药材。自1970年开始现代化的灵芝人工栽培後,有关灵芝的生理活性成分分析与药理研究,在东方国家热烈进行着。

灵芝属自1881年 Karsten 建立至今,命名发表的灵芝种类已经超过300种。而在同一物种内又有许多的品种,常常因为栽培灵芝品种的不确定,使得很多灵芝属的相关研究成果无法有效的沟通。

以灵芝属的代表种灵芝 Ganoderma  lucidum(W. Curt.  : Fr.)Kartst. 为例,在过去一百年间的文献记录,从温带的北欧到热带的亚洲地区都有发现的记载,但在比较各国蒐集的菌株和标本时,同名异物的情形极普遍。

由於物种演化产生的歧异性,使现代的分类研究须配合系统发生学中的类源关系一起探讨。从1992年开始灵芝属分子生物监定系统的基础研究,目前已完成分析超过80株灵芝属菌株和标本的核糖体基因(rDNA)核酸序列,经定序完成并被收录於EMBL(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Laboratory)的基因资料库中。

目前我们已经建构的灵芝属菌株分子生物监定模式包括:

(一)灵芝属菌丝体和子实体中基因的萃取与PCR反应条件。

(二)以25SrDNA中D2区域的核酸序列可以区别灵芝属与其类缘近属假芝属(Amauroderma),同时以rDNA中,ITS1、ITS2 区域的核酸序列配合交配试验监别结果显示 G. lucidum 在各地区所指的并非同一物种。

(三)同种间不同品系的灵芝属菌株具有相似的 rDNA 核酸序列时,可利用 RAPD-PCR 所建立的个别菌株基因图谱资料进行辨认。

在灵芝属菌株超氧歧化酵素(SOD)基因的研究成果中,我们已经定序完成第一条属於高等担子菌的 Mn-SOD 基因序列,并对30株灵芝属菌株的 Mn-SOD 基因核酸序列进行物种演化的计算分析,发现在灵芝属菌株的 Mn-SOD 基因核酸序列中,竟然包括可辨识每一单独菌株的特殊密码。

利用特定区域的 rDNA 核酸序列和 Mn-SOD 基因核酸序列分析结果,提供建构灵芝属的分子生物监定系统。此监定系统除有助於百年来灵芝文献的整理,减少国际间灵芝研究整合的困难外,并可作为确认专利菌种特性及来源的稳定指标。应用於生产菌株的改良和筛选,将有助於提升产品质量,对未来灵芝的应用与发展,提供更稳固的基础。

 

分類:靈芝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