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防治B肝和C肝病毒的方法不少,但病毒不仅没有像科学家预期的那样快速消失,还从上世纪一直横行至今。所以,在疫苗、血液筛查、药物治疗等例行的防治工作之外,还需要其他可靠的方法帮我们避免B肝、C肝病毒导致的肝炎、肝衰竭、肝硬化、肝癌。本文希望透过12篇临床报告协助大家了解为什麽灵芝可以防治病毒性肝炎。至於能够防治肝炎病毒的灵芝,是否也能在新冠危机中四两拨千斤?理论上不无可能。
文/吴亭瑶
Part 1 等着我们的病毒不只一个
当大家都把目光聚焦在眼前的Delta变种病毒之际,世界卫生组织(WHO)则是谆谆提醒,千万别忘了还有一直和我们如影随形的B型(乙型)和C型(丙型)肝炎病毒也需要严加防范。
根据WHO在2021世界肝炎日(7月28日)宣传网站发布的讯息,B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和C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每年造成的新增感染就有300万人(平均每分钟5~6人),导致患者因肝衰竭、肝硬化、肝癌死亡的病例也将近110万人(平均每分钟2人)。
撇开新冠病毒不算,B肝和C肝病毒可说是对人类生命健康最具威胁性的病毒。只不过它们温水煮青蛙的技俩总是很容易让人失去戒心,尤其在新冠旋风袭卷下更加容易被忽略,因此WHO才会在疫情期间特别叮嘱世人「消除肝炎不容等待」。
肝硬化和肝癌是B肝、C肝主要死因
B肝、C肝病毒引发急性肝炎(含猛爆性肝炎)致死的情况较少,其主要的夺命套路还是以慢性肝炎作为起手式,花个十几年或数十年细熬慢炖,最後再以肝硬化或/和肝癌(原位肝细胞癌)高调登场,为人类主要死因做出重量级的贡献。
以台湾最新的(2020年)死亡统计分析为例,慢性肝病和肝硬化仍在国人十大死因之列,肝癌也依然稳坐国人第二大癌症死因。
也就是说,即便是公共卫生和医疗资源都相对优异的台湾──
率全球之先从1986年起全面为新生儿接种B肝疫苗以防止母婴垂直传染,
从1970和1992年开始执行捐血血液B肝和C肝病毒筛检以避免输血传染,
自1999年第一个抗B肝病毒药物干安能(lamivudine)在台湾上市以来至今已有六种抗B肝病毒药有健保给付,
C肝干扰素疗法和全口服抗病毒药物也分别在2004和2017年纳入健保给付──
时至今日依然没有「战胜」B肝和C肝病毒。
为何防治方法不少,肝炎病毒依旧横行?
感染而不自知和未能接受治疗的患者占多大数,
C肝病毒至今尚无疫苗,
B肝疫苗虽有效却不是非百分百有效(少数人未产生抗体)也非终身有效(多数人抗体会随年龄衰退),
无法百分百避免血液传染(如共用刀具、针具或血液病毒筛检有空窗期),
病毒对药物会产生抗药性,
已被病毒搞到失调的免疫系统不易改善……都是可能现实因素。
总之,病毒就是没有像科学家预期的那样快速消失。所以,在例行的防治工作之外,确实还需要其他可靠的方法帮你我战胜B肝、C肝病毒或与之共存。
Part 2 灵芝何以治疗病毒性肝炎?
「抗发炎」停损,是首要之务
灵芝可改善病毒引起的急、慢性肝炎
不管是慢性肝炎使肝细胞在长期反覆受伤、修复中病变进而导致的肝硬化或肝癌,还是急性肝炎使大量肝细胞在短时间内死亡进而导致的肝功能衰竭,都必须经过「发炎」这个过程。因此不想让肝炎继续恶化的首要之务就是「终止发炎」,停止肝细胞损伤和肝功能恶化。
早从1970年代起中国的临床研究就已证实,灵芝可以治疗病毒性肝炎(整理如下表)。这些病毒来源各异、病情程度不一的患者,或者单独服用灵芝制剂,或者或与医院常规治疗药物并用,大多可以在1~3个月改善发炎及其相关症状,包括:
(1)血清ALT/GPT恢复正常或降低。
(2) 肿大的肝和脾恢复正常或缩小;
(3) 胆红素改善或恢复正常,黄疸症状减轻或消失;
(4) 疲倦无力、食欲不振、腹胀、肝区疼痛等自觉症状减轻或消失;
整体而言,急性肝炎改善的速度明显比慢性肝炎快;轻度慢性肝炎则比重度慢性肝炎更容易见效。
◆「症状」是指患者的主观感受;「体徵」是指医生的客观诊断,详参:医学徵象
◆「慢性迁延性肝炎」也称作「慢性持续性肝炎」,是早期依据肝组织的病理型态对慢性肝炎做的临床分类,可理解为:发炎较轻、预後较好的慢性肝炎。详参:慢性肝炎之组织病理学分类
肝炎最主要的诊断指标就是升高的血清ALT(谷丙转氨酶,即GPT,俗称肝指数、肝炎指数或肝功能指数)。ALT原本存在肝细胞里,因肝细胞发炎受损而渗入血液,因此ALT在血中的浓度正好反映了肝脏发炎和肝细胞受损的严重程度。
此外,伴随肝炎而来的肝肿大(发炎导致肝脏充血、免疫细胞浸润、组织液渗出)和脾肿大(进不了肝脏的血液回流至脾脏瘀积),还有因肝脏无法正常处理胆红素使其流入血液进而引发的黄疸,以及因发炎、肝功能受损影响消化,或肿大的肝脾压迫临近器官而引起的各种不适,也都是肝脏发炎的表徵。
因此,当这些指标或症状恢复正常时,不仅说明发炎反应缓解,也显示肝细胞获得保护,肝功能运作得以如常。灵芝改善病毒性肝炎患者发炎指标和相关症状的背後意义,也就在此。
「抗病毒」清源,避免反覆发炎
灵芝有助清除B肝病毒──表面抗原减少或消失
感染病毒的肝脏之所以会发炎,并非病毒破坏了肝细胞,而是免疫系统为了攻击肝细胞里的病毒,不得不杀伤肝细胞所导致。因此若要避免肝炎反覆发生,就必须将病毒排除,才不会时不时惹怒免疫系统。
对B肝患者来说,将B肝病毒清除到几乎不会再引起肝炎的最佳指标,就是血液里的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也称s抗原)消失。
由吉林市第二医院在1985年发表的临床报告即观察到,30例病程从一至十几年不等的慢性活动性(发炎较严重,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的)B型肝炎患者,以每天9片灵芝片(含灵芝子实体9克)治疗2~3个月,期间不使用其他护肝药。结果:有18例患者表面抗原消失,肝炎指数恢复正常,相关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肝脾回缩;有9例患者表面抗原减少三倍,肝炎指数好转,相关症状改善;另有3例治疗无效。
90%患者表面抗原减少或消失,这样的效果算好吗?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什麽是B型肝炎表面抗原。
表面抗原是包覆在B肝病毒颗粒最外面那层蛋白结构。如果说新冠病毒是通过棘蛋白入侵肺细胞,那麽B肝病毒就是通过表面抗原感染肝细胞。
你可以把表面抗原想像成B肝病毒的「独家外套」,免疫系统和疫苗诱发的抗体都是根据这件外套来捕捉B肝病毒,阻止它入侵肝细胞。只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B肝病毒在利用肝细胞进行复制的时候,会制造远远超过实际所需的外套,并把这些「空外套」释放到血液里欺骗抗体,降低抗体逮到「真的」B肝病毒的机会。
因此只要肝脏有B肝病毒,血液里就验得到表面抗原,其浓度反映了病毒的数量。当表面抗原从验得到的阳性转为验不到的阴性时,即表示肝脏的病毒量已经很少或几乎已被清除,此後再引发肝炎的可能性也降到极低──除非病毒遗传物质已嵌入肝细胞的细胞核或染色体,才有可能在免疫低下时卷土重来。
所以表面抗原消失可说是治疗B肝的重大里程碑,但即便今日有各种抗病毒药物支援,B肝患者表面抗原消失的机率每年也只有1%(详参:B肝病友的企盼:何时能治癒?)。由此可知,能在灵芝治疗肝炎的临床应用中观察到患者表面抗原消失,是多麽难能可贵的一件事!
「抗病毒」有效的另一种展现
灵芝有助抑制B肝病毒复制──e抗原减少或消失
评估B肝患者抗病毒成效的指标,除了高难度的表面抗原消失,还有退而求其次的e抗原(HBeAg)消失──虽然每年只有三分之一的成功机会也不算容易。
e抗原是B肝病毒复制过程中产生的蛋白,它并非组成病毒颗粒的元件,却是B肝病毒积极复制的指标。当它在血液里的数量多到可以被验出来时(呈阳性反应),表示病毒繁殖力旺盛,病毒数量正大量增加。因此e抗原的减少或消失(由阳转阴),表示病毒繁殖力变弱,是病毒受控的开始,也是治疗有效的证明。
根据江苏省人民医院2003年发表的临床报告,86例慢性B肝患者每天服用灵芝子实体水萃取物制成的灵芝胶囊6粒共1.62克(相当於9克灵芝子实体),与医院处方的支持性和对症性药物并用治疗一或两个月。结果:
九成以上患者的不适症状获得改善、肝炎指数和血清胆红素恢复正常,半数患者的e抗原消失,甚至有16%患者表面抗原消失,效果更胜治疗B肝常用的中药成方──小柴胡冲剂(由柴胡、半夏、黄芩、党参、甘草、生姜、大枣组成的制剂)。
由於支持性和对症性药物主要在缓解症状,并没有抗病毒作用,因此临床观察到的B肝患者e抗原和表面抗原消失,应是来自灵芝的效果。
只不过如果仅有e抗原消失(病毒繁殖力弱),表面抗原未消失(病毒还在),就只是阶段性胜利而已,必须朝「表面抗原消失」的目标继续努力,否则一不小心病毒繁殖力还是可能再度变强(e抗原复阳)。
「改善失衡的免疫」才能长治久安
灵芝可调节CD4+和CD8+T细胞的比例
免疫系统能否发挥良好的抗病毒作用,全赖位居总司令的T细胞如何指挥作战。它可以站在军事制高点化身「辅助性T细胞」指挥整个免疫大军作战(包括下令B细胞制造抗体),或是化身「调节性T细胞」适时停止发炎反应;也可以化身成「毒杀性T细胞」亲上战场毒杀被病毒感染(还有已经癌化)的细胞。
前二者细胞表面带有CD4分子标记,泛称CD4+ T细胞;後者细胞表面带有CD8分子标记,泛称CD8+ T细胞。理想上「负责指挥的CD4+」最好是「亲自作战的CD8+」的一倍多至2.5倍,较能发挥良好抗病毒作用,也较能适时缓解发炎。
然而许多慢性B肝患者常有CD4+数量减少、CD8+过多导致CD4+/ CD8+比值下降的问题,当这两个T细胞亚群愈来愈失衡,患者就愈来愈难摆脱「病毒清不掉、发炎好不了」的泥淖。
1996年由衡阳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发表的临床报告即观察到这种现象,不过研究者也发现,如果能给予这些慢性B肝患者每天6粒灵芝胶囊制剂的治疗,12周後其CD4+/ CD8+比值即可获得改善,而且比接受一般护肝药治疗的患者更往健康人的水平趋近。
Part 3 灵芝与抗病毒药并用很OK
「灵芝+抗病毒药」的协同作用之一
疗效较快较好,较不易产生抗药性
灵芝能否与西药并用,是许多接受医院常规治疗的病毒性肝炎患者所关心的。从前面的一些临床报告已可确知,灵芝与常用的支持性、对症性药物有相辅相成之效。那麽,灵芝也能与抗病毒药并用相辅相成吗?
从目前发表的临床报告看来,不论是与lamivudine(干安能/拉米夫定)、adefovir(干适能/阿德福韦酯)或entecavir(贝乐克/恩替卡韦)持续并用一年以上的时间,灵芝不仅不会干扰药效,也不会引起不良反应,反而有助慢性B肝患者在抗发炎和抗病毒方面获得「比较快」或「比较好」的效果,甚至还能降低抗药性的发生,改善慢性B肝患者常见的免疫失调。
根据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07年发表的临床报告,慢性B肝患者每天以灵芝子实体水萃取物制成的灵芝胶囊6粒共1.62克(相当於9克灵芝子实体)辅助抗病毒药lamivudine(干安能/拉米夫定)治疗一年,部分患者并用支持及对症药物,但不用其他抗病毒药。结果:
不仅肝炎缓解速度较快,血中验不到病毒DNA(代表病毒量减少到不再从肝脏外溢到血液里)和e抗原转阴(病毒不再旺盛繁殖)的机会也比较高,病毒基因出现抗药性变异的机率更大幅降低。
由於整个治疗过程未出现临床不良反应,血液常规和肾功能检查亦无不良变化,单用抗病毒药的组别有2例腹泻,以灵芝辅助治疗者有1例出现轻微头痛,但都能自行缓解没有变严重,由此可知灵芝辅助抗病毒药治疗不只有效,而且安全。
「灵芝+抗病毒药」的协同作用之二
不只抗病毒,也调节发炎相关的Th17细胞
灵芝不仅能提高抗病毒药的疗效,还可为患者提供抗病毒药没有的免疫调作用。
湖北省黄石市临床检验中心发表於2016年的临床报告即发现,以灵芝子实体水萃取物制成的灵芝胶囊每天6粒共1.62克(相当於9克灵芝子实体)与抗病毒药entecavir(贝乐克/恩替卡韦)并用治疗慢性B肝患者一年,不仅肝炎指数恢复正常、病毒减少、病毒复制力变弱的机率较高,血中与发炎相关的免疫细胞Th17也降得比较低。
B肝病毒之所以会导致肝脏发炎,并不是病毒破坏肝细胞,而是免疫系统为了清除躲藏在细胞内的病毒,不得不攻击肝细胞。当病毒与免疫之间的战争始终结束不了的结果就是,免疫系统逐渐在促进发炎(抗病毒)和抑制发炎(保护正常细胞)的转换之间进退失据。其具体的指标之一,就是指挥免疫系统作战的辅助性T细胞(Th细胞)里的Th17细胞产生过多。
Th17细胞以促发炎、抗感染为主,当它的数量太多时,就会使另一群负责抑制发炎反应的调节性T细胞(Treg)减少。灵芝与entecavir并用可显着减少Th17细胞,无疑为肝脏发炎的改善做出了贡献(所以肝炎指数恢复正常的病例数才会比单用entecavir要来得多)。
由於抗病毒药只能抑制病毒复制,并不具备调节免疫能力,因此Th17的减少显然和灵芝有关;也因为Th17的减少并没有影响抑制病毒的效果,因此灵芝应该不只是校正Th17细胞而已,而是对於B肝患者的免疫失衡做了整体性的改善。
「灵芝+抗病毒药」的协同作用之三
调节T细胞亚群CD4+和CD8+的比例
浙江省绍兴市第六人民医院在2011年发表的临床报告也观察到,每天以100毫升的灵芝煎剂(由50克灵芝子实体加10克红枣熬加水制而成)辅助抗病毒药adefovir(干适能/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B肝患者持续两年,不仅有较好的缓解肝炎或抑制病毒效果,还有调节免疫的作用,包括:
提高自然杀手细胞、全体T细胞,以及T细胞亚群CD4+在淋巴细胞中的占比,并透过CD4+的增加,提高CD4+与另一个T细胞亚群CD8+的比值,使其更接近理想的健康状态。
慢性B肝患者随着病程的拉长,通常都会出现整体T细胞减少和CD4+/ CD8+比值低於一般健康人水平的问题,对於治疗肝炎最需要的抗病毒和抗发炎,很难帮得上忙。因此灵芝与抗病毒药adefovir并用使T细胞数量和CD4+/ CD8+比值提高,并微幅增加有利抗病毒和抗肿瘤的自然杀手细胞,显然是慢性B肝患者免疫功能获得改善的指标──明显优於单用抗病毒药的患者。
此外,该临床报告还写道,所有受试者在治疗过程中未见皮疹、胃肠道反应及肌酸激酶(肌酸酐)升高、肾功能异常等的发生,为灵芝辅助抗病毒治疗的安全性再添一笔。
「灵芝+抗病毒药」的协同作用之四
肝纤维化指标也获得改善
抗病毒和抗发炎之所以对慢性B肝患者那麽重要,就是为了避免肝脏在反覆的发炎和修复中逐渐硬化和癌化。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前奏,如果能在治疗B肝的过程中,将肝纤维化的相关指标往下降,也是治疗有效的另一种证明。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四人民医院於2013年发表的临床报告即观察到,每天以灵芝子实体水萃取物制成的灵芝胶囊9粒共2.43克(相当13.5克的灵芝子实体)辅助抗病毒药adefovir(干适能/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B肝患者治疗48周(约一年),治疗期间亦并用医院常规的护肝、对症和支持性药物治疗,结果:
不仅肝炎指标获得改善,连血液里与肝纤维化相关的四项指标──HA(hyaluronic acid,波尿酸/透明质酸)、LN(laminin,层粘连蛋白)、PCIII(procollagen III,第三型原胶原/胶原蛋白原)、IV-C(collagen IV,第四型胶原蛋白)──也都从超出正常降回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范围,说明灵芝与抗病毒药相辅相成之效,还能表现在阻止肝脏病变的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60名同时接受灵芝与adefovir治疗的患者中,有3名患者(5%)在完成治疗後体内已验不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消失)并对病毒产生抗体(表面抗体anti-HBs转阳)。如此的治疗成效,相较於每年平均仅1%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乙肝患者可达到表面抗体消失的目标,实属不易。灵芝可以提高抗病毒药的疗效,也再次获得证明。
Part 4 治疗病毒性肝炎应该有效的灵芝
灵芝子实体乙醇萃取物+水萃取物
为病毒性肝炎提供全面性治疗
从1970~1980年代中国发表的临床报告来看,治疗肝炎总有效率达九成以上的灵芝制剂包括:灵芝糖浆、灵芝片和灵芝深层培养液糖浆。这些制剂使用的灵芝材料,根据同时期(1976年出版)由北京医学院药理教研组与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共同着作的科普书籍《灵芝》记载:
「灵芝糖浆」融合了灵芝子实体乙醇萃取物和水萃物(先乙醇萃取再水萃取);
「灵芝片」以灵芝子实体乙醇浸出物(萃取物)为材料;
「灵芝深层培养液糖浆」含有灵芝菌丝体乙醇萃取物和菌丝体培养液;
相较之下,疗效仅四成多的「灵芝蜜丸」则是直接将灵芝子实体磨成细粉加蜂蜜制成。
而在此之後一系列灵芝辅助抗病毒药,或与支持性、对症性药物并用治疗慢性B肝的临床报告,其给受试者服用的灵芝制剂或灵芝煎剂则是灵芝子实体水萃取物。
把这些讯息综合来看即可得知:「萃取技术」对於灵芝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发挥,扮演相当关键的角色;被多数临床研究证明可以有效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灵芝,是「灵芝子实体萃取物」。
用乙醇(酒精)萃取灵芝子实体获得的主要活性成分是灵芝三萜类,这群包含众多三萜化合物的物质是灵芝抑制异常发炎(如降低肝炎指数ALT/GPT)、抑制病毒复制的活性来源。
以水萃取灵芝子实体获得的活性成分,除了少许的三萜类,更多是含盖多醣肽、醣蛋白在内的多醣类,这类成分是灵芝调节免疫功能的活性来源。
早年资源有限,对於灵芝疗效也还在探勘,所以未必能为病人提供完美的灵芝制剂。如今随着加工制程的进步和科学研究对於灵芝的剖析,你觉得什麽样「内涵」的灵芝产品,比较有可能重现上述临床报告中对於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效果,甚至青出於蓝胜於蓝呢?
灵芝酸是重要指标成分
抑制病毒复制和肝癌转移
不论是灵芝子实体水萃取物或乙醇萃取物,里面的成分都是混合物。若说其中有哪种更细致的成分,对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格外具有意义,就不能不提到在灵芝三萜类中占比最大的灵芝酸类(ganoderic acids)。
因为根据中国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6年发表的研究显示,把灵芝酸和感染B肝病毒的人类肝细胞一起培养8天,可在几乎不伤害肝细胞的条件下,降低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的生成量,此结果证明灵芝酸对B肝病毒的复制有直接的抑制作用。
此外,印度Saveetha大学医学和技术科学研究所於2020年发表的研究则是利用电脑程式分析指出,灵芝酸H、T和A可以藉由标靶肝细胞里的肿瘤转移抑制蛋白Nm23-H1,降低C肝病毒诱发肝癌转移的机会。
过去已有许多细胞和动物实验证明灵芝酸能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和转移,如今这篇研究更指明灵芝酸对病毒性肝炎相关的癌转移有直接的抑制作用。从「预防肝癌」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终极目标来看,灵芝酸肯定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
「全面」调节免疫的灵芝
才能既治疗肝炎,也预防感染
不论是治疗病毒性肝炎,或是预防肝炎病毒感染,最重要的关键还是免疫系统。
一个好的免疫系统从发现病毒、通缉病毒、产生抗体、消灭病毒……到最後形成免疫记忆并且终止发炎,每个环节都必须紧密相扣,而这些环节的相扣,则需要有源源不绝的吞噬细胞(包含树突细胞、巨噬细胞等)、自然杀手细胞、T细胞、B细胞等各种免疫细胞的通力合作。
从下面两张图的比较可以得知,免疫系统发挥良好抗病毒作用所需的条件,灵芝多醣都有调节作用。
因此,一个可以如上所述「全面调节免疫」的灵芝产品,自然是比「只能调节部分免疫」的灵芝产品更有助於肝炎病毒的防治;倘若在全面调节免疫之外,同时具备抑制肝脏发炎的功效认证(如降低血清ALT/GPT),当然更能切合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抗发炎的治疗需求。
可以防治肝炎病毒的灵芝
也能防治新冠病毒?
很可惜没能发现口服灵芝治疗慢性C肝的临床报告,只希望上述口服灵芝治疗慢性B肝的临床报告,已足以帮助大家理解灵芝防治病毒性肝炎的益处和价值。
期盼不管是处在哪种阶段的病毒性肝炎患者──
正在治疗但想让效果更快更好,
已经完成治疗想避免复发,
想治疗却不符合健保用药资格,
抑或不耐药物抗药性或副作用......等等──
甚至是想要预防感染肝炎病毒却不知从何下手的人,
都能因为上述临床报告的介绍,而有一些新的想法和收获。
从发现於上世纪的肝炎病毒,到目前仍不断突变中的新冠病毒,人类要学习和平相处的敌人何其多!虽然敌人不只一个,但对免疫系统来说都是用同一套机制在抗病毒(防止病毒入侵,抑制病毒繁殖,排除体内病毒),也是用同一套机制在调节病毒引起的发炎反应(不管是发生在肝脏、肺脏或其他组织器官)。
所以,如果说,灵芝是防治病毒性肝炎的得力助手,那麽灵芝会不会也是必须居家疗养的无症和轻症新冠肺炎确诊者「镇静安神、自行康复」的可靠後盾,以及帮我们在新冠病毒筛检时一直保持「阴性」或千钧一发「转阳为阴」的锦囊妙方呢?
不论灵芝能否在新旧病毒夹击之间四两拨千斤,但至少已确定灵芝可以透过抗发炎、抗病毒、调节免疫、抗纤维化的作用,帮我们解除或减少肝炎病毒的危机──只要没有选错灵芝的话。
灵芝参考文献
1. 北京医学院药理教研组等. 灵芝. 科学出版社, 1976.
2. 北京医学院药理教研组. 关於灵芝研究的进展(连载完). 中草药通讯. 1974, (5): 51-53.
3. 夏旦. 中草药制剂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304例疗效分析.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0;(03):12.
4. 高洪锐. 灵芝片治疗HBsAg阳性慢性活动性肝炎30例临床疗效分析. 新医学, 1985; (12): 632.
5. 胡娟. 灵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6例分析. 职业与健康. 2003; 19(3): 103-104.
6. 刘映霞. 灵芝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1996, 6(3): 39.
7. 陈培琼. 拉米夫定联合灵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临床观察. 新中医. 2007; 39(3): 78-79.
8. 陈端等. 恩替卡韦联合灵芝胶囊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影响. 时珍国医药药. 2016; 27(6): 1369-1371.
9. 沈华江. 灵芝汤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浙江中医杂志. 2011; 46(5):320-321.
10. 李玉龙. 阿德福韦酯联合灵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四川医学. 2013; 34(9): 1386-1388.
11. Yan-Qun Li, et al. Anti-hepatitis B activities of ganoderic acid from Ganoderma lucidum. Biotechnol Lett. 2006; 28:837–841.
12. S. Praveen Kumar, et al. Targeting NM23-H1-mediated Inhibition of Tumour Metastasis in Viral Hepatitis with Bioactive Compounds from Ganoderma lucidum: A Computational Study. Indian J Pharm Sci 2020; 82(2):300-305.
病毒性肝炎参考文献
1. 肝炎。维基百科。
2. B型肝炎表面抗。维基百科。
3. B型肝炎。肝炎防治学术基金会,2018。
4. C型肝炎。肝炎防治学术基金会,2018。
5. 杨培铭。我的B肝痊癒了吗?好心肝会刊第77期,2017。
6. 张雅雯。B肝病友的企盼:何时能痊癒?好心肝会刊第82期,2018。
7. 黄静宜。B、C肝的最新治疗建议。好心肝会刊第72期,2015。
8. 杨培铭。B肝病毒量爆表,应该赶快用药吗?好心肝会刊第85期,2019。
9. 黄倩茹。B肝病毒量好高!为何还不需治疗?好心肝会刊第80期,2017。
10. C肝新药再添生力军 用药前谨慎评估 消灭C肝更安心。好心肝会刊第79期,2017。
11. 2021世界肝炎日:肝炎实况报导。世界卫生组织,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