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狗年,十全十美,四季平安,百事如意

发布时间: 2018-02-16 03:23

「岁朝图」是指新春期间悬挂的应景画作。在故宫收藏的画作或缂丝里,有很多以「迎春花草、花瓶、百合、杮子和灵芝」为题材的岁朝图,象徵「新春平安,百事如意」。历经朝代更迭,灵芝「吉祥如意」的内涵始终不变。祝福大家:戊戌狗年,十全十美,四季平安,百事如意。

文/吴亭瑶

 

爆竹一声除旧岁!你知道古代中国过年,除了贴春联之外,还习惯挂岁朝图。

古代称大年初一为「岁朝」,而「岁朝图」则是指新春期间悬挂的应景画作,通过画中题材的名称谐音、民俗寓意或历史典故,为新的一年祈祥纳福。

这幅根据乾隆皇帝御笔之新韶如意图为蓝本的缂丝作品,就是很经典的岁朝图。

20180216-1

清御笔缂丝新韶如意 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

 

瓶中插有新春期间常见的松枝、山茶与梅花,寓意「新春平安」;置于花瓶前的百合、杮子和灵芝盆栽,三位一体象徵「百事如意」。

此岁朝图原为乾隆皇帝在岁末年初的创作,被後人以摹织成缂丝品。由於织工精细,织纹匀密工整,华丽的色泽全来自丝线本身,无加笔设色,再加上所提之字款(新韶如意 御笔)与印玺均是缂织而成,所以被视为清代缂丝之精品。

在故宫收藏的画作或缂丝里,有很多这类以「迎春花草、花瓶、百合、杮子和灵芝」为题材的岁朝图。其实岁朝图的内容各式各样,全凭画家灵感,但自从北宋宫廷画师董祥首创用这五个元素组合出对新年的祝福,便引起後世纷纷仿效。

看看他完成於宋徽宗崇宁元年(西元1102年)初秋的这幅岁朝图,画得有多潇洒:

20180216-2

宋董祥岁朝图 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

 

听说,这还是董祥信笔拈来的余兴之作,未足尽其技也,却深获历代名家和帝王赞赏,纷纷在画中留白处抒发感想。

像是元代文学家柳贯(1270-1342)便题字:「梅花晴日弄芳妍,百事从新胜去年,好把案头如意子,指挥春色到林泉。」

以书法、诗律闻名的明末文人娄坚(1554-1631),则盛赞此画:「真具化工造物之妙,而笔力苍秀润逸,更越诸家,宜群贤之赞叹不置也。」

曾协助乾隆编修《四库全书》的清代进士于敏中(1717-1779)则写道:「春满壶中秀色妍,频传吉语报韶年,朝来花事多如意,露浥华滋润醴泉……」

从宋到清六百年,不同朝代的文人雅士,就这麽跨时空地挤在董祥的岁朝图上,你一言来我一句,真是好不热闹,比现代人在社群媒体上的留言还要精采!

历经朝代更迭,灵芝「吉祥如意」的内涵始终不变。谨以故宫典藏的历代岁朝图祝福大家:戊戌狗年,十全十美,四季平安,百事如意。

 

20180216-3

明陆治岁朝图 轴(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品),

创作於明世宗嘉靖12年(西元1533年)。

 

20180216-4

清蒋廷锡画岁朝图 轴(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品),

创作於清圣祖康熙29年(西元1690年)。

 

20180216-5

清吴璋百事如意 轴(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品),

完成於清世宗雍正时期。

 

20180216-6

清陈书岁朝吉祥如意 轴(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品),

创作於清世宗雍正13年(西元1735年)。

 

20180216-7

清钱维城新韶如意图 轴(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品),

创作於清高宗乾隆13年(西元1756年)。

 

20180216-8

清蒋溥书春帖子词并绘岁朝图 卷(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品),

创作於清高宗乾隆13年(西元1756年)。

 

20180216-9

清乾隆缂丝岁朝图(二) 轴(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品),

画中诗句为当时朝中大臣姜晟所题。

 

分類: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