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遽的气温变化,不论对免疫系统或心血管系统都是严厉的挑战,尤其原本身体就微恙的人。除了做好保暖工作之外,希望灵芝维护免疫功能、促进微血管循环和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能为您带来更多的平安与健康。
文/吴亭瑶
这两天,全台急冻成蓝色番薯,许多鲜少下雪的地方也都变成白色世界,身处亚热带的你我终於体会到「负北极振荡」的威力。回想之前气象专家预告全台温度将下探个位数时,大家还在半信半疑呢!
然而再过一、两天,气温又会回到暖冬型态,把我们重新带回十几二十度的怀抱。如此极度的气温变化,不论对免疫系统或心血管系统都是很严厉的挑战,尤其是原本就微恙的人。
於此之际,灵芝能做什麽?
温度骤变免疫降,灵芝多醣顾免疫
1990年代,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药理学系的林志彬教授,做过一项「强迫老鼠在冷水中游泳」的实验,藉此观察激烈的外在环境变化,对於免疫系统的影响,以及灵芝所能提供的帮助。(1)
老鼠生性讨厌水,要他游泳绝对是打从心里一百二十万个不愿意,更何况是在无预警的情况下,被「求知慾旺盛的人们」丢到摄氏14度的水里!由於多数老鼠会在十分钟内放弃求生意志而灭顶,因此研究人员每次(每天)只让牠们「游」五分钟。
这个实验连续做了十五天,每三天检测一次和免疫力(以 B 细胞和抗体为主的体液免疫)相关的指标。结果发现,「冷水中游泳」确实会使老鼠的免疫力降低三、四成;如果在实验进行期间,同时给老鼠吃松杉灵芝多醣萃取物,免疫力却能维持在原本平常的水准,甚至稍微更好一点。
有趣的是,研究人员给老鼠吃的灵芝多醣有25、50和100 mg/kg三种剂量,但从实验结果来看,维护免疫的效果并没有显着差别。显然灵芝多醣只要足够,不用求多,就能帮我们顾好免疫。
灵芝促进微血管循环
气温冷热剧烈变化,血管直接受到影响,尤其是寒冷,会造成血管紧缩,让原本血液循环不良或脑心血管较不健康的人,更容易手脚冰冷,或引发心肌梗塞和脑中风。因此在此非常时期,我们特别要保持血液循环的畅通,尤其是密密麻麻分布在身体各组织器官和四肢末梢的微血管循环,更是重要。
灵芝促进微血管循环,不仅有科学研究证实,连气功大师李凤山(梅门一气流行养生学苑负责人)也有深刻体会。2003年12月8日,李凤山师父在和全球华人首位灵芝博士许瑞祥(现任台湾大学生化科技学系教授)以「灵芝与气功」为主题进行对谈时,即根据他长年练气和食用灵芝的经验表示:
一般的运动会增加四肢血管的血液流通量,但同时间,五脏六腑和脑部的细微血管却是紧缩的,形成外强中乾的现象。相对的,灵芝能放松五脏六腑和脑部的细微血管,促进细微血管的循环。畅通的微循环就像「流水不腐」,氧气养分进得来,废气废物出得去,病菌不易滋生,脑袋自然清明,五脏六腑也会健康。(2)
因此在此乍暖还寒的时节,更要记得吃多灵芝,维持良好的微血管循环,不只全身上下都会比较温暖,脑心血管的突发状况也比较不容易发生。
灵芝酸保护心肌细胞,降低心肌梗塞的风险
天冷,心肌梗塞发生率也高。心肌梗塞指的是血液无法顺利流入心脏,造成心肌细胞(组成心脏的肌肉细胞)因缺氧而坏死,影响心脏功能。
「灵芝护心」自古以来就有口皆碑,从《神农本草经》到《本草纲目》都记载红色灵芝「主治胸中结,益心气」。
近代科学家也在兔子、大鼠和狗的实验观察到,当牠们的心肌受到急性缺血(缺氧)威胁时,灵芝可以降低心肌对氧的消耗量,提高心肌对氧的利用率,进而延长心肌细胞的存活时间。这意味着,当心肌梗塞发生时,灵芝能争取更多抢救心脏的时间。(3)
近几年,成功大学莫凡毅副教授的研究也发现,给正常小鼠喂食含有多醣和三萜类的灵芝萃取制剂(300 mg/kg),或是给心肌容易受损的高风险小鼠注射灵芝酸萃取物(500 mg/kg),可以有效阻止化学药物「β肾上腺受体素」造成的心肌细胞坏死。这表示,只要有足够的灵芝(尤其是灵芝酸,三萜类的主要成分)介入,就能立即保护心肌,降低心脏发生故障的机率。(4-5)
听说还会再冷个一两天,之後的辐射冷却效应也会让早晚气温偏低,因此切莫掉以轻心,务必做好保暖工作,也希望顾免疫、促进微循环、保护心脏的灵芝,能为大家带来更多的健康与平安。
参考资料
1. 林志彬,灵芝抗肿瘤活性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 34 (5) : 493-498.
2. 吴亭瑶,养生大师与灵芝专家的对谈。健康灵芝杂志,2004年第23期,8-12页。
3. 许瑞祥,灵芝的药理研究成果。2010灵芝概论,50页。
4. Kuok QY, et al. The triterpenoids of Ganoderma tsugae prevent stress-induced myocardial injury in mice. Mol Nutr Food Res. 2013 Oct;57(10):1892-6. doi: 10.1002/mnfr.201200704.
5. 吴亭瑶,灵芝酸护心,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健康灵芝杂志,2014年第63期,7-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