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1年12月1日诊断出世界第一例爱滋病患迄今,人类与爱滋病毒交手已走过三十四个年头。从最初的世纪绝症,到现在是可以治疗的慢性病,这成果不知累积了多少人的心血与汗水。虽然鸡尾酒疗法已大幅提升爱滋病患者的寿命与身体状况,但相应而来的副作用与抗药性风险,仍让治疗过程充满变数。灵芝能在其中扮演什麽角色?来自不同国家的临床研究结果会告诉你答案。
文/吴亭瑶
(照片来源/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不知道你是否有注意到,这几天的红丝带特别多?早从11月30日开始,位於台北市林森南路6号的「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就已在大楼外墙点亮了巨型的红丝带,为的就是要响应隔天的世界爱滋病日。
1988年,全球卫生部长在关於爱滋病预防计划的高峰会议上(World Summit of Ministers of Health on Programmes for AIDS Prevention)首度提出爱滋病日的概念,并把日期订在世界第一例爱滋病诊断出来这一天(1981年12月1日),用红丝带为标志,对HIV阳性患者和与他们一起生活的人表达关怀与接纳,同时提醒世人要团结一致抗爱滋。
自世界爱滋病日设立以来,联合国爱滋病组织(UNAIDS)每年都会订定一个明确的主题,作为当年奋斗的目标。今年的「On the Fast-Track to end AIDS(全速前进,对抗爱滋)」,即希望透过各种阶段性的防治作为,在2030年停止爱滋病的流行,遥遥呼应34年前的第一个主题「Join the Worldwide Effort(全球共讨,征服有期)」。
感染HIV ≠ 得到AIDS
爱滋病,AIDS,英文全名为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中文是「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亦即患者因为「後天」的缘故,导致整个免疫系统溃堤,连一个小感冒也可能致命。而这个後天因素指的就是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中文译为「人类免疫缺乏病毒」,即一般常听到的「HIV(病毒)」和「爱滋病毒」。
HIV攻击的主要对象是免疫系统里的指挥官CD4 T细胞(CD4指的是这类细胞表面上某个独特的分子标志),但感染HIV不一定马上会被验出来,因为一开始它可能只是潜伏在CD4 细胞里,没有在体内大量繁殖,所以检测出来的结果还是「HIV阴性」;两、三个月後,病毒开始变得活跃而快速增生,待数量多到某个程度,才会被检测出「HIV阳性」,正式成为HIV感染者,或称HIV阳性患者、HIV带原者(带有HIV病毒的人)。
「HIV阳性」代表CD4细胞的生存正遭受威胁,但还不等於「得到爱滋病」,唯有CD4细胞下降至200 Cells/mm3以下(此数值正常男性应在400~1,200,女性应为500~1,600),或经医生诊断已出现爱滋病相关的恶性肿瘤或感染,这两项条件其中一项成立,才算得到爱滋病。
所以如果感染HIV後身体状况一直维持得很好,是可以长期带原而不发病。
鸡尾酒疗法大幅延长患者寿命,但仍有局限
早年一旦被宣告得到爱滋病,意谓着最多只剩几个月到一年多的寿命,因为患者已失去得以抵御病菌侵袭的靠山。
所幸随着台裔美籍博士何大一在1995年发明了「鸡尾酒疗法」,结合三种以上不同作用机制的抗病毒药物给予治疗,终於让爱滋病患的寿命可以延长至五、六年,甚至更久;以鸡尾酒疗法治疗HIV感染者,也能将其发病时间从十年之内,再往後延两年以上。
鸡尾酒疗法已成为目前治疗HIV感染者和爱滋病患最主要的方法,不过这场战役仍无法结束,因为鸡尾酒疗法并无法完全清除病毒,而且HIV的突变性很强(据说,A型流感病毒耗时三至五年才能完成的大突变,HIV一天就能办到),必须经常调整药物的搭配,才能降低抗药性的发生,但还是无法完全避免。
此外,因为使用多种药物一起治疗,所以费用昂贵,还会产生很多副作用,如恶心、贫血、肾结石、腹痛、腹泻、头痛等等。如何在治疗的同时,提升患者的身体舒适度和健康状况,仍是需要克服的问题。
灵芝对HIV和AIDS患者的效益
正因为治疗过程艰辛,许多爱滋病患者,不管他们是所谓的东方人或西方人,都会在正规治疗之外采用草药、中药、针炙、维他命、气功、瑜珈、按摩、纾压、营养补充品……等另类疗法,让自己好过一点。只是,医生总会怀疑,这些另类疗法有效吗?
英国Exeter大学的学者Ozsoy和Ernst曾系统性回顾14篇采用各种另类疗法辅助治疗HIV感染者(包括爱滋病患)的研究报告,最後得到的结论是:虽然多数另类疗法的治癒(cure)效果有限,但从照护(care)的角度来看,对於生活品质的提升确实有很大帮助。
如果说,灵芝也是一种另类疗法,那麽从以下来自不同国家学者提供的科学数据可知,灵芝对於HIV和AIDS病患的作用不会只有care,而是还有cure。
1. 坦尚尼亚&中国:灵芝萃取物+抗病毒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来自非洲坦尚尼亚的D. Mtango博士,在2009年第五届国际药用菇菌大会报告了他们与中国广东微生物研究所共同合作的「灵芝用於爱滋病患的临床试验结果」:
35位病人单纯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西药组),23位病人在使用抗病毒药物的同时,另服用灵芝萃取物(灵芝+西药组),经过同様的时间之後,灵芝+西药组的CD4 T细胞平均为186 cells/mm3,西药组则为109 cells/mm3。
在体重方面,灵芝+西药组平均增加4.8公斤,西药组只增加2.0公斤。除此之外,灵芝+西药组血液里的血红素浓度(hemoglobin,评估是否有贫血的指标)明显较高,肝功能损伤、副作用与机会性感染则明显较轻或减少。
该研究团队早在2005年发表的研究即得到类似的结果:46例感染HIV或得到AIDS的患者都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其中有24例同时服用灵芝提取物,结果不论是体重、CD4 T细胞或血红素浓度,灵芝辅助治疗这组的表现都比较好。
这两项临床试验结果不约而同说明了,灵芝提取物能不仅能提高抗病毒药物的疗效,还能增进患者的免疫功能与生活品质。
2. 尚比亚:灵芝延缓HIV带原者发病,改善AIDS病患免疫力与生活品质
同様是在2009年第五届国际药用菇菌大会,来自非州尚比亚的Waza Kaunda医师报告了近两百名HIV/AIDS病患持续使用灵芝一年的健康状况:
约有三分之二的HIV带原者,其CD4 T细胞数仍大於200 cells/mm3或尚未出现爱滋病相关症状,显示灵芝有维持免疫、延缓发病的作用。
至於那些已开始采用鸡尾酒疗法的爱滋病患,在搭配灵芝辅助治疗後,不仅体内HIV病毒增生的数量明显受到控制,CD4 T细胞数、肝功能和其他血液分析数值也都有鼓舞人心的表现,显示患者的免疫力与生活品质均获得大幅改善。
3. 泰国:灵芝子实体磨粉辅助抗病毒药治疗
上述临床试验让我们看到了灵芝辅助治疗HIV和AIDS病患的意义。不过,是否每次都能有如此令人满意的效果,可能也要看吃的是什麽灵芝。
1997年日本第一回国际学会,泰国Chulalongkorn大学的Praphan Phanuphak教授发表的报告,观察了10名感染HIV的泰国病患(16~65岁)使用灵芝辅助治疗的效果:
除了其中一人之外,其他患者都已经接受两个月以上的抗病毒药物治疗,但CD4 T细胞仍在200 cells/mm3以下。试验进行期间,患者除了继续原本的治疗之外,还搭配灵芝子实体磨粉制剂(每天三次,每次5包,每包4片)。经过12周之後,受试者对灵芝都没有不良反应,但也不觉得灵芝有带来特别的助益。
在临床相关数据上,只有其中一人的CD4 T细胞数量在第8和第12周各别增加54.3%和84.3%,体重也增加3.7公斤,其他患者的病毒数量和CD4 T细胞数量,都没有出现明显变化。
不知道病情「没比较坏」是否就算「比较好」,但研究者显然不太满意,认为试验结果差强人意可能和「有效剂量」不足有关,因此建议下次如果要再做临床试验,不宜选择子实体磨粉的灵芝当材料,而是应该透过萃取或纯化技术,提高灵芝产品里多醣、多醣肽或其它活性成分的含量,才可能让患者吃出期待中的效果。
4. 台湾:灵芝里的腺苷,不影响感染HIV血友病患的凝血功能
一般的HIV感染者吃灵芝没问题,但如果患者本身有血友病,能吃灵芝吗?因为过去许多研究都指出,灵芝里的活性成分之一,腺苷,有抗凝血作用。荣民总医院和阳明大学教授王声远在1990年发表的论文即探讨了这个问题:
给予五位感染HIV的血友病患者服用含有高浓腺苷的灵芝菌丝体水萃取物,每天900 mg(腺苷含量约1.35 mg),持续两个月後再比较患者试验前後的凝血功能,结果证实,所有受试者的凝血功能都未受到任何影响,显然灵芝对血友病人是安全的。
至於为什麽血脂过高的人吃灵芝有「清血(抗凝血)」作用,但血友病患吃灵芝又没事,研究者认为还需要进一步厘清。
5. 泰国:即使有HIV病毒威胁,灵芝仍能提升免疫
关於灵芝为什麽能保护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学术界也做了一些探讨。
众所周知,灵芝多醣能调节免疫,但在HIV威胁下,它依然能发挥作用吗?1992年国际爱滋病学会在荷兰举行的第八届世界爱滋病大会上,泰国Chulalongkorn大学Sunee Sirivichayakul教授发表的一篇报告可提供参考:
感染HIV和确诊爱滋病的患者共22名,身体健康的志愿者5名,将他们血液里的单核细胞(T细胞群即包含在内)分离出来,各别与灵芝萃取物一起培养三天。结果,HIV和AIDS患者的CD4 T细胞数量平均会增加五成以上(53 ± 61.4 %),有些甚至翻倍成长;相较之下,健康志愿者的CD4 T细胞数量,平均只增加三成左右(32.6 ± 6.4 %)。
很显然的,在强敌环伺下,灵芝萃取物提升免疫的作用,反而比承平时期来得强。
6. 韩国、日本、马来西亚、中国:灵芝三萜抑制HIV增生
另外,来自韩国、日本、马来西亚、中国等不同国家的学者也曾发表报告指出,灵芝子实体、灵芝孢子,乃至紫芝子实体里,有许多三萜化合物都有抑制HIV增生的能力(详见参考资料10~15),它们合在一起的作用,彷佛就像另一种鸡尾酒疗法。
其中灵芝酸B甚至被点名具有成为抗HIV新药的潜力,而灵芝醇B(ganoderiol B)、灵芝醇F(ganoderiol F)和灵芝酮三醇(ganodermanontriol)则在体外实验展现出保护记忆性T细胞的作用,使其不会因为HIV的影响而产生病变。
正因为有记忆性T细胞的存在,免疫系统才能对曾经交手过的「敌人」快速反击,可惜它也是HIV最喜欢攻击的对象之一,因此如何在感染HIV初期有效保护记忆性T细胞,已成为未来新药开发的重点。而这个希望,很可能就存在灵芝里。
WHO最新治疗方针:一验出HIV阳性就应马上治疗
病毒也是一种生物,只要是生物就有求生的本能。因此要让HIV从这个地球上完全消失似乎是不太容易的事,如何终身带原不发病,与HIV和平共处地过完这一生,反而是可以努力的目标。
为了在2030年终结爱滋病的流行,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已於今年(2015)9月30日宣布新的治疗方针 ── 凡被检测出HIV阳性者,应立即接受抗HIV药物的治疗。
在此之前,WHO原本建议,HIV感染者在CD4 T细胞数少於500 cells/mm3时才需要接受治疗。然而有愈来愈多临床研究显示,一发现感染HIV马上接受治疗,不仅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与健康水平,还能降低把病毒传染给伴侣的风险。
因此WHO决定不再设定治疗门槛,同时还建议HIV阳性或爱滋病患的性伴侣,即使没有感染HIV,也应接受抗病毒药物的治疗。希望藉由预防性的投药,配合保险套、安全的注射器和定期筛检等措施,大幅降低新的感染人数。
抗爱滋没有时限
值得一提的是,台湾HIV新感染人数从2009年降到低点後,接下来几年又呈现上升趋势,预估今年的增加人数将超过去年(2014)的2,236人,使全国感染人数突破3万人,来到历史上的第四高。
分析今年新增加的感染者,有九成七的比例是男性,主要分布在25~34岁之间,其次为15~24岁和35~49岁,都属於性活跃的年龄族群。事实上不安全的性行为正是散播HIV最主要的途径,而「网约浮滥」很可能就是台湾近几年HIV感染人数增加的主要原因。
这个讯息提醒我们必须更懂得保护自己。千万别为了几分钟的欢愉,付出一辈子的代价,那様太不值得。
在这一整个月里,疾病管制署外墙的巨型红丝带造型灯饰,每晚六点後都会亮起,提醒全民重视爱滋及关怀感染者。跨年之後,即使灯火将熄,防治爱滋的工作还是会持续在世界各地运转,永不停歇。
抗爱滋没有时限,而最有效的防治之道就是从本身做起。就让我们把红丝带永远别在胸口,时时提醒自己和我们的伴侣:请给我爱,但不要给我爱滋!
台湾历年本国籍HIV感染人数趋势图(1984~2014)
(资料来源/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点选图片可放大)
台湾历年本国籍感染HIV的原因(1984~2014)
(资料来源/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点选图片可放大)
参考资料
1. 世界爱滋病日,维基百科。
2. 疾管署大楼首度点亮巨型红丝带,呼应「全速前进 对抗爱滋」。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2015年11月30日新闻稿。
3. 人类免疫缺乏病毒感染(HIV Infection)及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IDS)诊断标准。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4. Ozsoy M, et al. How effective are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for HIV and AIDs?--A systematic review. Int J STD AIDS. 1999 Oct;10(10):629-35.
5. 许瑞祥,记2009第五届国际药用菇菌大会──灵芝,维护全人类健康的首选。《健康灵芝》,2009,46: 8-17.
6. KE Mshigeni, et al. Guest Editorial Intriguing biological treasures more precious than gold: the case of tuberous truffles, and immunomodulating Ganoderma mushrooms with potential for HIV/AIDS treatment. Discovery and Innovation, 2005, 17: 105-109.
7. Praphan Phanuphak, Clinical Study of Micronized Lingzhi Mushroom in Thai HIV Patients. 第一回日本国际灵芝学会,1997年.
8. Gau JP, et al. The lack of antiplatelet effect of crude extracts from ganoderma lucidum on HIV-positive hemophiliacs. Am J Chin Med. 1990;18(3-4):175-9.
9. Sunee S, et al. The Immunomodulating Effects of Lacquered Mushroom (Ganoderma Lucidum) on Lymphocytes of HIV-Infected Patients. Vi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ids And The Iii Std World Congress. 1992.
10.金炳钰(Byong Kak Kim),灵芝的抗人类免疫缺失病毒活性,1996台北国际灵芝研讨会特别演讲。
11. el-Mekkawy S, et al. Anti-HIV-1 and anti-HIV-1-protease substances from Ganoderma lucidum. Phytochemistry. 1998 Nov;49(6):1651-7.
12. Min BS, et al. Triterpenes from the spores of Ganoderma lucidum and their inhibitory activity against HIV-1 protease. Chem Pharm Bull (Tokyo). 1998 Oct;46(10):1607-12.
13. Masao Hattari. Recent studies on bitter principles from the fruiting bodies and spores of Ganoderma lucidum. 2000年国际灵芝专题研讨会论文(北京).
14. Naoto SATO, et al. Anti-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 protease activity of newlanostane-type triterpenoids from Ganoderma sinense. Chem Pharm Bull (Tokyo). 2009 Oct;57(10):1076-80.
15. Akbar R, et al. Interaction of ganoderic acid on HIV related target: molecular docking studies. Bioinformation. 2011;7(8):413-7.
16. 治疗所有爱滋病毒感染者。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9月30日新闻稿。
17. 陈瑄喻,网约浮滥感染爱滋飙破3万。中国电子报2015年12月1日新闻。
18. 台湾历年本国籍HIV感染者趋势图(1984‐2014)。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