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5日/南韩庆尚大学/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文/吴亭瑶
南韩庆尚大学医学院今年(2018)6月在《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临床医学期刊)发表了一篇论文,虽然重点是在讲灵芝可以减少高脂饮食造成的肝脏脂肪堆积,但相关的动物实验也发现,那些被高脂饲料养得肥肥胖胖的小鼠,也会因为灵芝的介入,比较没有那麽严重的血糖和血脂问题。
实验小鼠分成四组:正常饮食、正常饮食+灵芝、高脂饮食、高脂饮食+灵芝。其中正常饮食组的饲料,脂肪占总热量的6%,高脂饮食的饲料,脂肪占总热量的45%,为前者的7.5倍。至於给小鼠吃的灵芝,则是灵芝子实体乙醇萃取物,每周喂食五天,每天50 mg/kg。
经过十六周(四个月)的实验发现,长期高脂饮食会使小鼠体重倍增,即使有吃灵芝也难挡发胖之势(图1)。
不过,虽然看起来差不多胖,但体内的健康状况却会因为「有无吃灵芝」而有显着差异。
图1 高脂饮食和灵芝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高脂饮食+灵芝,减少内脏脂肪堆积
图2是实验结束时,各组小鼠的肝脏、肾脏周围脂肪、副睾脂肪的外观和重量统计图。
肝脏是体内的营养加工厂,所有从肠道吸收的养分都会先经过肝脏分解、合成,处理成细胞可用的型式,再随血液循环分送各处。一旦供过於求,肝脏就会把多余的热量转化成脂肪(三酸甘油酯)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当脂肪存量愈多,肝脏的体积愈大,重量愈重。当然,多余的脂肪也会堆积在其他内脏周围,而肾脏周围脂肪和副睾脂肪,即是动物实验观察内脏脂肪堆积的代表。
从图2可知,灵芝能减少高脂饮食造成的肝脏和其他内脏脂肪堆积,而且效果显着。
图2 高脂饮食和灵芝对小鼠内脏脂肪的影响
高脂饮食+灵芝,减轻脂肪肝
研究者进一步分析小鼠肝脏里的脂肪含量:以特殊染剂对各组小鼠的肝组织切片进行染色,肝组织中的油滴会与染剂结合而呈现红色,结果如图3所示,同样是高脂饮食,有没有加灵芝一起吃,肝脏里的脂肪含量差很多。
把各组小鼠肝组织中的脂肪量化做成图4,则可看到高脂饮食组的脂肪肝达到了第3等级(脂肪量超过整个肝脏重量的66%,为重度脂肪肝);同时有吃灵芝的高脂饮食小鼠,其肝脏脂肪含量则少了一半。
图3 小鼠肝组织切片的脂肪染色结果
图4 高脂饮食和灵芝对小鼠肝脏脂肪堆积的影响
〔说明〕根据脂肪占肝脏重量的5%以下、5~33%、超过33%~66%、超过66%,把脂肪肝的严重程度分为0级、1级、2级、3级,其在临床上的意义分别代表正常、轻度脂肪肝、中度脂肪肝、重度脂肪肝。
高脂饮食+灵芝,预防肝炎发生
过多的脂肪堆积会增加肝脏中的自由基,使肝细胞容易因为氧化损伤而发炎,进而影响肝功能。不过并非所有脂肪肝都会进展到肝炎的程度,只要肝细胞不受到过度的破坏,就能维持在比较无害的「单纯的脂肪堆积」。
从图5可知,高脂饮食会使肝炎最主要的指标──血清ALT(GPT)──从正常的40 U/L左右翻倍成长;但如果同时有吃灵芝,肝炎的可能性则大幅降低。显然灵芝对於浸润在脂肪中的肝细胞有保护作用。
图5 高脂饮食和灵芝对小鼠肝炎指标的影响
高脂饮食+灵芝,减轻血脂问题
当肝脏合成过多的脂肪,血脂也很容易出现异常。南韩的这项动物实验即发现,四个月的高脂饮食会使胆固醇升高,不过灵芝可以降低问题的严重性(图6)。
图6 高脂饮食和灵芝对小鼠血清总胆固醇的影响
高脂饮食+灵芝,抑制血糖上升
实验还发现,高脂饮食会造成血糖升高,但如果同时有吃灵芝,血糖值明显受到控制,上升幅度不大(图7)。
图7 高脂饮食和灵芝对小鼠血糖的影响
高脂饮食+灵芝,改善身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
研究者还在实验第十四周对小鼠进行葡萄糖耐受试验,亦即在小鼠禁食十六小时後的空腹状态下,注射高量的葡萄糖,观察两小时内的血糖变化。当血糖波动的幅度愈小,表示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愈好。
结果发现,高脂饮食+灵芝组的血糖值,从上升到下降的整个过程都比高脂饮食者要来得低(图8)。这表示对於高脂饮食造成的血糖调节能力失常,灵芝有改善的作用。
图8 高脂饮食和灵芝对小鼠葡萄糖耐受力的影响
高脂饮食+灵芝,改善细胞的胰岛素阻抗性
研究者另外还给小鼠做了胰岛素耐受试验:在实验第十四周给空腹小鼠注射胰岛素,透过血糖值的变化,判断小鼠体内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度。
胰岛素是让细胞敞开大门,让血中葡萄糖进到里面的「钥匙」。正常情况下,在注射胰岛素之後,原本的血糖值会出现某种程度的降幅,因为有更多的血中葡萄糖会在胰岛素帮助下进到细胞里,所以血糖值自然就少了。
不过实验结果却发现,长期高脂饮食会使细胞对胰岛素变得不敏感(产生阻抗性),所以注射胰岛素之後血糖还是居高不下,但同时有吃灵芝的高脂饮食小鼠,其血糖波动的情形反而和正常饮食小鼠近似(图9),显然灵芝有改善胰岛素阻抗性的作用。
图9 高脂饮食和灵芝对小鼠胰岛素阻抗性的影响
灵芝减轻脂肪肝的作用机制
肥胖会诱发胰岛素阻抗性,而胰岛素阻抗性不只会引起高血糖,更是造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首要关键因素。因此当胰岛素阻抗性被灵芝降低了,肝脏自然比较不易出现脂肪堆积。
此外,研究者也迸一步证实,其在动物实验使用的灵芝子实体乙醇萃取物,既可直接调控肝脏中参与脂质代谢的部分酵素活性,也可直接抑制肝细胞合成脂肪,而且效果与灵芝剂量呈正比。更重要的是,这些有效的灵芝剂量在与人类肝细胞一起培养二十四小时後,细胞还是百分之百活得好好的。
一种灵芝,降糖、降脂、护肝三效兼具
上述研究成果不只告诉我们,灵芝子实体醇萃取物对於高脂饮食引发的高血糖、高血脂、脂肪肝有减轻症状的作用;同时还醒我们,不喝酒也可能得到脂肪肝。
医学上把非酒精因素引起的脂肪肝,统称为「非酒精性脂肪肝」,虽然还有其他可能因素(如药物),但饮食和生活习惯还是最常见的原因。想想看,备受老饕喜爱的「肥美鹅肝」是怎麽练成的?人也一样啊!
据统计,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有单纯性(亦即没有出现肝炎症状)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其中有四分之一左右会在十五年内进一步演变成脂肪肝炎。甚至有报告指出,非酒精性脂肪肝甚至已成为台湾ALT指数异常最主要的原因(占33.6%),远超越B型肝炎病毒(28.5%)和C型肝炎病毒(13.2%)。(详见参考资料2)
这真是有点讽刺,当全球卫生机构不断透过疫苗和药物打击病毒性肝炎的同时,因为吃太好或喝太多引起的脂肪肝,盛行率反而愈来愈高。
肝脏中的脂肪量超过全部肝脏重量的5%,就是脂肪肝了。其初步诊断必须仰赖腹部超音波或电脑断层扫描(CT)。如果你还没养成健检的习惯,也可从本身是否有中广型肥胖、高血糖(第二型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谢症候群疾病来自我判断,因为这些症状或疾病往往会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一起发生。
只是目前并没有专门治疗的药物,这也是为什麽检查出问题後,医生只能开给你饮食清淡、运动、减重等处方,无法给予积极治疗的原因。然而改变饮食和生活习惯谈何容易,多数人不是陷在「管不住嘴、不爱动腿」的泥淖里,就是陷在「管好嘴、勤动腿,脂肪肝还是如影随形」的挣扎里。
怎麽办?现在看完了南韩庆尚大学的研究成果,我们知道还有另外一个法宝,那就是吃灵芝,而且含有子实体醇乙萃取物的灵芝。
一种灵芝,护肝、降糖、降脂三种保健功效兼具,真是有够划算!虽然还是无法让人瘦,但至少可以胖得比较健康。
资料来源
Jung S, et al. Ganoderma lucidum ameliorates non-alcoholic steatosis by upregulating energy metabolizing enzymes in the liver. J Clin Med. 2018 Jun 15;7(6). pii: E152. doi: 10.3390/jcm7060152.
延伸阅读
无独有偶,2017年初,由中国广东微生物研究所和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发表的一篇报告《Antidiabetic activity of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s F31 down-regulated hepatic glucose regulatory enzymes in diabetic mice》,则是以第二型糖尿病的动物模型,探讨灵芝子实体活性多醣对血糖的调节机制,以及对於糖尿病造成的肝炎的防治,其作用机制也和调控肝脏内参与能量代谢相关的酵素,以及改善胰岛素阻抗性有关,和南韩这篇报告颇有殊途同归之妙,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参考。(中文编译版本,论文原文版本)
关於非酒精性脂肪肝参考资料
1. 黄腾庆等:非酒精性脂肪肝。家庭医学与基层医疗,2015; 30 (11): 314-319.
2. 苏庆丰等: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的诊断与治疗。2015; 30 (11): 255-260.
3. 巫樱桃等: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治疗介绍。药学杂志,2018; 34 (2): 27-32.
4. 梁惠雯:肝脏变胖可逆转,拒绝脂肪肝!肝病防治学术基金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