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即使血脂异常,灵芝多醣肽也能降低动脉粥状硬化的风险

发布时间: 2017-11-21 00:57

2017年4月12日/Brawijaya大学/Heart International

文/吴亭瑶

20171101-2

 

长期高胆固醇饮食容易导致血脂异常,而长期血脂异常,则又会导致动脉粥状硬化。不过这中间如果有灵芝多醣介入,即使血脂仍然异常,但发生动脉粥状硬化的风险却很可能降低。

每年出刊一次的《Heart International》,在2017年刊登了一篇印尼国立Brawijaya大学的报告,证明灵芝多醣肽(萃取自Ganoderma lucidum、富含蛋白的β-D-glucan)有这方面的保护作用。

 

多重作用抗动脉粥状硬化

研究者以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大鼠持续12周,其中三组大鼠在实验最後4周同时喂给低、中、高剂量(50、150、300 mg/kg)灵芝多醣肽制剂PsP──其成分中含有20%灵芝多醣肽。

实验结束後,透过四个指标分析大鼠血管的健康状况,结果发现,有吃灵芝多醣肽的大鼠:

1.血清中的自由基H2O2浓度明显较低──堆积在血管壁里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被自由基氧化,是形成动脉粥状硬化的第一步。当自由基减少,动脉粥状硬化发生的机会自然跟着降低。

2.抗发炎细胞激素IL-10的分泌量减少──表示发炎程度较轻,所以不需要那麽多的IL-10来抗发炎。

3.可作为修复受损血管壁之用的「内皮前驱细胞」数量增加──随着血液循环全身的内皮前驱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可以修复因氧化作用、发炎反应而受损的血管壁。因此内皮前驱细胞增多,表示受损血管壁被修复的可能性增加,进一步演变成动脉粥状硬化的机会相对减少。

4.主动脉内壁(内膜与中膜)的厚度比较接近正常──动脉血管的横截面由内而外可分为三层,其中与血流接触的血管壁称为「内膜」,由内皮细胞组成;中间由平滑肌组成的这层称为「中膜」。这两层血管组织是动脉粥样硬化最主要的病变区域,因此当此二者的厚度愈近正常,表示动脉处在相对健康的状态。

20171101-3

大鼠血清的自由基浓度

〔说明〕H2O2为自由基的一种,浓度愈低,愈不易形成动脉粥状硬化。(制图/吴亭瑶,资料来源/Heart Int. 2017; 12(1): e1-e7.)

 

20171101-4

大鼠血清中抗发炎细胞激素的浓度

〔说明〕当血清中可以抗发炎的IL-10浓度没那麽高,暗示血管壁的发炎反应可能没有那麽严重,动脉粥状硬化的风险也跟着降低。(制图/吴亭瑶,资料来源/Heart Int. 2017; 12(1): e1-e7.)

 

20171101-6

大鼠血中的内皮前驱细胞数

〔说明〕内皮前驱细胞能修复受损的血管壁,当其数量增加,意谓动脉粥状硬化的风险降低或可延後发生。(制图/吴亭瑶,资料来源/Heart Int. 2017; 12(1): e1-e7.)

 

20171101-5

大鼠的动脉血管壁的厚度

〔说明〕血管「内膜」和「中膜」是动脉粥样硬化最主要的病变区域,其厚度与正常饮食状况下的动脉愈接近,表示血管愈健康。(制图/吴亭瑶,资料来源/Heart Int. 2017; 12(1): e1-e7.)

 

灵芝多醣肽对心血管的保护,
未必能完全反应在具体可见的指标上

上述实验说明,虽然造成动脉粥状的原因(高脂饮食)还是存在,血脂也还在异常状态,但灵芝多醣肽却能透过抗氧化、抗发炎,以及提高受损血管壁的修复可能性等三方作用,让动脉血管维持在比较健康的状态,而且效果与灵芝多醣肽的剂量呈正比。

由於该研究团队先前已透过临床研究证实,心绞痛患者使用此灵芝多醣肽制剂辅助治疗,能改善大幅体内的发炎、氧化损伤、血糖、血脂,进而降低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因此灵芝多醣肽在临床上的应用潜力,确实值得期待。

过去许多研究,都以「血脂降至正常」作为灵芝保护心血管「有效」的具体指标,但来自印尼的研究却告诉我们,即使血脂还没恢复正常,亦或是,即使心绞痛还是会发生,也不要对灵芝失望,因为它一直在发挥作用,只是未必能被你亲眼看见。只要常常吃,持久吃,灵芝对心血管的保护就会一直持续下去。

 

〔资料来源〕Wihastuti TA, et al.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polysaccharide peptides (PsP) of Ganoderma lucidum against atherosclerosis in rats with dyslipidemia. Heart Int. 2017; 12(1): e1-e7.

〔延伸阅读〕临床研究证实,灵芝多醣肽保护心血管,有助降低心绞痛发作的风险

敬请尊重着作权,欢迎以连结网址的方式友善分享,请注明作者、出处与图片来源,并保留文章「从标题到参考文献」的完整性,请勿将图文移花接木、占为己有,或与商品、商业行为连结。

 

分類:研究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