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文/吴亭瑶
「胰脏」给人的存在感不高,却有着无比重要的地位,一旦因长期发炎而出现功能异常,不只影响营养的消化吸收,更可能诱发糖尿病。
位於哈尔滨市的东北农业大学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先前已发表报告指出,灵芝多醣可透过抗氧化的作用,减缓或避免慢性胰脏炎的发生;而今该团队发表在2016年12月《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国际生物分子期刊)的报告则指出,灵芝多醣抑制胰脏发炎的作用,还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相密切相关。
胰脏的功能与发炎症状
多数人对胰脏的印象是分泌胰岛素,让血液里的葡萄糖可以顺利进入细胞,为其所用,这是胰脏的内分泌功能。事实上胰脏还有外分泌功能,亦即分泌「胰液」──这里面包括了微硷性的碳酸氢钠,以及解脂酶、淀粉酶、蛋白酶等消化酵素──经由胰管送至小肠的最前端(十二指肠小肠),一方面中和胃酸,一方面帮助肠道消化脂肪、淀粉和蛋白质。
胰脏长期反覆发炎,除了会引起疼痛,最先出现异常的,就是它的外分泌功能。当上述消化酵素分泌不足时,肠道的消化吸收能力会大受影响,很容易造成腹泻(尤其是脂肪性腹泻)和体重减轻;如果胰脏发炎的肿块不巧压迫到总胆管(输送胆汁到十二指肠的总胆管会行经胰脏),还会造成黄疸;倘若发炎火势蔓延到分泌胰岛素的胰岛细胞,那麽病发糖尿病则是迟早的事。
胰脏的相关位置
原图作者/training.seer.cancer.gov,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灵芝多醣的抗发炎作用
灵芝多醣或许可以扭转慢性胰脏炎的宿命。
研究者先给小鼠腹腔注射化学药剂DDC(diethyldithiocarbamate)每周两次,持续四周,诱使胰脏慢性发炎;并从注射DDC一周後开始喂食「从灵芝菌丝体纯化而得的多醣」,每天剂量200、300或400 mg/kg,持续四周,同时与中医治疗慢性胰脏炎常用的处方「清胰利胆丸」(每天300 mg/kg)进行比较。
这样的实验设计,很像我们已经遭受致病因素的威胁才开始吃灵芝,这时候致病因素与灵芝并肩存在,彼此拉锯一段时间之後,才把致病因素排除,只留灵芝持续保养。
结果发现,灵芝多醣可大幅减少胰脏内的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含量,而且低剂量灵芝多醣,就能达到「清胰利胆丸」的效果。羟脯氨酸是胶原蛋白的主要成分,而脏器纤维化的「纤维」又是由胶原蛋白合成,因此羟脯氨酸含量的减少,代表灵芝多醣可以阻止发炎的胰脏进一步恶化。
此外,在发炎反应的刺激下,胰脏里会有大量「可促进发炎反应」的细胞激素,如干扰素(IFN-γ) 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胰脏细胞遭受自由基破坏後产生的丙二醛(MDA)也会增加,负责中和自由基的抗氧化酵素(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则会减少,胰脏整体的总抗氧化能力降低,其所分泌的解脂酶、淀粉酶更是大幅缩水。
然而这些与胰脏发炎相关的指标,都可在灵芝多醣的介入下比较趋近正常,其中尤以中剂量(而非高剂量)灵芝多醣的效果最为显着,也明显优於中药常用处方「清胰利胆丸」的作用。
灵芝多醣对肠道菌相的调节作用
研究者进一步透过小鼠的粪便,分析其肠道里的微生物菌相。
肠道菌群间的共生平衡是维持健康的关键──既有足够的免疫力,又不致过度发炎。但根据东北农业大学的实验显示,慢性胰脏炎会使小鼠肠道里占比高达九成的两大群细菌Firmictutes(厚壁菌门)和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明显失衡,如果能有灵芝多醣保护,这两群菌的比例则会比较接近健康小鼠。
此外,健康小鼠肠道检测不到的另一群细菌Verrucomicrobia(疣微菌门),却会在化学药剂DDC诱发的慢性胰脏炎小鼠肠道里出现,同时Helicobacter(幽门螺旋杆菌)、Bacteroides(拟杆菌)、Prevotalle(普雷沃氏菌)等与刺激发炎或提高氧化压力的肠道菌,数量上也明显变多。
相较之下,有灵芝多醣保护的小鼠,虽然面对化学药剂DDC的威胁,上述几种肠道菌的数量却明显受到限缩,而且Lactobacillales(乳酸杆菌)、Roseburia(罗斯氏菌)和Lachnospiraceae(毛螺旋菌)等三种可以调控免疫反应的肠道菌亦明显增加。
总言之,研究者观察到,身陷慢性胰脏炎困扰的小鼠,其肠道菌相会跟着失去平衡,但灵芝多醣不仅可以减轻或避免慢性胰脏炎的发生,还能使小鼠肠道菌的生态比较接近正常的平衡状态,因而判断进到胃肠道的灵芝多醣,是透过调节肠道菌相,进而发挥抗发炎的作用。
此研究结果也再次证明,可以提升免疫的灵芝多醣,在面对发炎状况时,并不会火上添油,而是能消炎降火。
灵芝有吃有保佑
胰脏之所以会发炎,可能是感染、肿瘤等外来因素促使免疫系统发动攻击,引起的发炎;也可能是胰液逆流(胆结石阻塞胆管进而压迫邻近的胰管,或胰管本身堵塞,都可能造成胰液逆流)或新陈代谢异常导致胰液分泌过多,使得胰液反过来侵蚀胰脏,造成发炎。不过最常见的因素,还是与长期大量饮酒的饮食习惯有关,这或许是胰脏炎患者大多是三、四十岁男性的缘故。
不管病因为何,胰脏炎的发生一开始通常是急性的,那种「前胸贴後背」的急剧腹痛,会让患者不得不就医治疗,但康复後如果没有找出病因并加以排除,就很容易演变成没完没了的慢性胰脏炎。
所以,得过急性胰脏炎的人都要小心防范,因为工作而需经常喝酒应酬的人更应谨慎以对。而从现有的研究结果来看,灵芝应该有助於降低胰脏反覆发炎的风险才对。
〔资料来源〕Li K, et al. Effects of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s on chronic pancreatitis and intestinal microbiota in mice. Int J Biol Macromol. 2016 Dec; 93(Pt A):904-912. doi: 10.1016/j.ijbiomac.2016.09.029.
★敬请尊重着作权,欢迎以连结网址的方式友善分享,请注明作者、出处与图片来源,并保留文章「从标题到参考文献」的完整性,请勿将图文移花接木、占为己有,或与商品、商业行为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