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该为了喂灵芝,让安宁缓和医疗的病人插鼻胃管吗?

发布时间: 2016-07-14 03:37

2016年4月/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Journal of Pain and Symptom Management

文/吴亭瑶

201604singarpore

 

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於今年(2016)四月发表在《Journal of Pain and Symptom Management》的报告,探讨了一个学界鲜少触及,却是临床上很可能遇到的「难题」──医护人员该不该帮安宁缓和医疗的末期病人插鼻胃管,以便家属持续给病患喂食灵芝?

研究报告的主角是一名已无行为能力的癌末病患──74岁居住在新加坡的穆斯林。原本在新加坡港务局担任吊车司机的他,66岁时被诊断出弥漫性大型B细胞淋巴癌第四期(成人最常见的恶性淋巴瘤),已转移骨髓。患者的病情在化疗後获得显着缓解,并在接下来的六年岁月里,过着西线无战事的平静生活。

因病提早退休的他,在这段期间由两个儿子与两个女儿共同照顾,拥有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行动能力,可以像发病前一样可以在社区自由活动。後来因为精神出问题住医院检查,才发现癌细胞已转移到脑部。由於治癒机会渺茫,他的儿女於是决定不再让父亲做化疗或放疗,转而住进疗养院,接受安宁缓和医疗。

家属虽然已能坦然面对病患来日无多的事实,却对患者无法「由口进食」这件事感到忧虑,一方面担心他会因为严重营养不良而挨饿虚弱,甚至进一步而恶化为「恶质病(cachexia)」,另一方面则担心无法持续给他吃灵芝,因此要求医人员帮忙插鼻胃管。此举让负责照顾的医疗团队出现一些争论,而且在此之前他们并不知道家属有给病人使用灵芝。

 

争议点──纯就医疗的客观看法

「安宁缓和医疗」的目的主要是针对不可治癒之末期病人,且经诊断认为近期内无法避免死亡时,在尊重病人和家属的意愿下,不做积极性的治疗或急救(例如:气管插管、接上呼吸器、电击、心肺复苏术等),仅提供减轻或免除其痛苦的医疗照护,帮助病人安详而有尊严的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在这样的前提下,具有侵入性的「插鼻胃管」原则上并不予以考虑,因为随着身体机能衰竭,消化吸收的能力会愈来愈弱,此时不论是透过鼻胃管给予流质食物,或是注射营养针、打点滴,对於临终患者并无助益,甚至有反效果。

以鼻胃管来说,不只装置的过程会引起不适,还容易让患者摄取过多液体而出现水肿现象,导致尿失禁的频率升高(而需导尿),同时气管的分泌物也会因此增加,而容易使肺部吸入异物,引起反胃、呕吐,延长死亡的过程。

所以理性来看,给临终病患插鼻胃管反而有降低生命品质之虞,更不用说它的目的是为了给病人喂灵芝了──有什麽证据可以证明,灵芝可以让生命末期患者走得更缓和、更安宁?况且这还是由家属帮病人做的决定,无法确定病人本身是否有这样的意愿。

 

平衡点──科学之外的人性思考

当然,这是纯粹从医学角度提出的质疑,但经过医疗团队慎重讨论之後,他们还是决定尊重家属的意愿,给这位已经陷入昏迷的癌末患者插上鼻胃管,协助家属喂食灵芝。因为在面对「人生最後一段路要怎麽走」的过程,不该只有医疗上的考量,还应顾及家属本身的文化背景、家庭观念和道德价值。

相较於西方人以个人为主,东方人(尤其是华人)多半以家庭为中心,常把照顾家族中的病人或弱势视为己任──无论如何都该先尽人事,然後才是听天命。因此当医院的常规治疗失灵时,很多家属会转向顺势和替代疗法,此时「看起来比较天然,比起西医的侵入性疗法相对温和」的中医或中草药,常成他们的主要选择。

虽然站在西医的观点,这类天然疗法在疗效上和安全性上的证据性都不够,但无可否认的是,像灵芝这类的传统医疗,确实可能透过以下三种途径发挥「提高患者生活品质」的功能:(1)身体方面:减轻疾病症状或治疗副作用;(2)心理方面:帮助患者比较能面对即将来临的死亡;(3)文化和宗教(心灵)方面:当医院的常规治疗无法令人满意时,家属还有「尽人事」的另外选择。

当然,灵芝本身的安全性也是让医疗团队点头同意的重要因素,因为不管在文献上或实际使用经验上,似乎没听过灵芝有什麽不良的副作用。更何况由於案例主角在接受安宁缓和医疗前,已有使用灵芝的习惯──或许正是因为灵芝的辅助治疗,才让病患得以在癌细胞已经转移的险峻情况下,与癌和平共处六年之久。

 

以鼻胃管喂食灵芝对临终患者并无负面影响

对於一心想减轻患者痛苦的家属来说,灵芝安全无毒、久服延年的特性成了他们的依靠和信仰。不过家属也同意,如果病人在插鼻胃管喂食灵芝後,出现痛苦的样子或明显的不良副作用,即会立即停止。

所幸令人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患者在插鼻胃管喂食灵芝之後没几天,便安详地走了。根据医师诊断,其过世乃是生命自然的发展,与灵芝或鼻胃管无关,而临床上也没有观察到灵芝有为病人带来任何负面影响,更没有违背安宁缓和医疗的宗旨。医疗团队反而庆幸当初做了这样的选择,才不致让家属空留遗憾。

虽然如此,这份报告的执笔者仍多所保留,因为即使已有许多体外和动物实验证明灵芝有调节免疫、抗肿瘤、镇静等作用,亦有临床试验指出灵芝能改善疲劳、身体虚弱、老化衰退等症状,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与生理机能,然而灵芝在严谨的人体临床研究还是不够充足,尤其是与安宁缓和医疗的搭配应用,仍有许多层面需要了解。

 

比较理想的做法:谨守原则,又不墨守成规

事实上不只是灵芝,各种个人化的传统医疗,与西医安宁缓和疗法的并用,都存在「患者或家属有需求,医生却未必认同,或不知如何处理才算恰当」的落差与障碍。如果说安宁缓和医疗的意义,是帮助患者「有品质的」走完人生最後一程,那麽很可能帮上忙的传统医疗如何适当、适时的介入,与西医的做法相辅相成,便应该获得充分的探讨。

只是不同文化和家庭背景的人,对於怎样才算「走得有品质」,有不同的解读与在乎。从研究报告中例举的穆斯林家庭可知,安宁缓和医疗的执行,不能只看医疗本身的意义,或仅以患者的照护为限,还必须考量到家属的文化、信仰与价值观──即使家属的要求可能与讲究科学证据的医学观念相冲突。

这当中的「分寸」该如何拿捏,确实很困难也很复杂,却应该被每位相关的医护人员重视,尝试在这样的基础上与家属充分沟通,协助家属接受亲人无法治癒的事实、面对即将失去亲人的哀伤。只要最後做出来的决策都能符合「以好走取代治癒」的最高指导原则,或许多给家属一些空间,即使打破既有成规也未必是坏事。

.........................................................................................................................................................................................
【备注1】安宁缓和医疗:指为减轻或免除末期病人之生理、心理及灵性痛苦,施予缓解性、支持性之医疗照护,以增进其生活品质。         

【备注2】末期病人:指罹患严重伤病,经医师诊断认为不可治癒,且有医学上之证据,近期内病程进行至死亡已不可避免者。
......................................................................................................................................................................................... 

〔资料来源〕Wang X, et al. Role of the Nasogastric Tube and Lingzhi (Ganoderma Lucidum) in Palliative Care. J Pain Symptom Manage. 2016 Apr;51(4):794-9. doi: 10.1016/j.jpainsymman.2015.11.028.

 

分類:研究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