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阳明大学等/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
文/吴亭瑶
免疫反应有两种,一种是以「捕捉癌细胞、病原菌」为主,结果是有益健康的抗肿瘤与抗感染;一种则是以「捕捉过敏原」为主,结果则是产生令人不舒服的过敏反应。这两种免疫反应分别由Th1(第一型辅助T细胞)和Th2(第二型辅助T细胞)所主导,它们都是由T细胞分化而来,至於T细胞会朝哪一型分化,全视接收到的讯息而定,当其中一型当家时,另一型就相对弱势。
IL-2(介白素2)是只有Th1才会分泌的细胞激素,它不仅可以活化第一线的自然杀手细胞和巨噬细胞,还可诱导B细胞制造针对性的抗体,同时还能回过头来促进T细胞的增生和Th1细胞的分化,建立一支可以辨识癌细胞或病原菌的T细胞兵团。因此IL-2可说是免疫反应朝抗肿瘤、抗感染方向发展的指标。
早在1990年代初科学家就已证实,发现自灵芝(Ganoderma lucidum)菌丝体的免疫调节蛋白LZ-8(Ling Zhi-8)可以促进人类淋巴细胞分泌IL-2。所以免疫调节蛋白能直接活化T细胞几乎是可以确认的,只是它是如何把讯息传到T细胞的细胞核里,进而启动T细胞分泌IL-2呢?
对此,阳明大学许先业教授团队2008年发表在《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细胞生理学期刊,详参:期刊官网/维基百科简介)的报告有深入的剖析。
该团队使用的是材料是经Pichia pastoris酵母菌重组量产的rLZ-8,其胺基酸组成与天然的LZ-8完全一样。将它与人类T细胞一起培养,结果不论对IL-2的基因表达或合成量都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而且会受时间、剂量影响(如图1)。
图1 rLZ-8对人类T细胞分泌IL-2的促进作用
至於这个完全由胺基酸组成的蛋白分子是如何敲开T细胞大门,把指令传进去,最後让T细胞做出反应,则如图2所示:rLZ-8与T细胞上的CD3受体和TCR受体结合後,会活化细胞内的Scr家族、PLC、PKCα或PKCθ……等负责传递讯息的蛋白分子,让它们从静止状态活络起来,像传令兵般的一棒接着一棒把「合成IL-2」的指令传到细胞核里,启动IL-2的基因表现,进而合成IL-2并将其释出到细胞外。
图2 rLZ-8调控人类T细胞分泌IL-2的机制
许先业2008年接受《健康灵芝》(42期)采访时曾表示,之所以要如此费工费时地探讨灵芝免疫节蛋白与单一细胞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因为如果能找到它所对应的受体,知道它调控了细胞内的哪些分子,就有机会把它应用在相关疾病的治疗上,也可以让其他研究者在做动物实验时有一个方向。
原来看似无趣的细胞分子机制研究,却是一个活性成分能否成功开发应用的垫脚石。而且在细胞实验之後,还必须进一步透过动物实验,确认体外细胞实验结果也能在动物身上实现,然後才可能进到人体实验。
「看老鼠比看细胞容易多了!牠们的反应很直接,如果是缩在那里就是身体很难过,如果是happy、happy的,就表示身体变舒服了,说不定你还可看到老鼠翘一只脚在那边呐凉呢!」许先业受访时打趣的说。
诚如许先业在受访时所言,「做一个药最重要的就是让老鼠happy,让人也happy。」随着免疫调节蛋白调控免疫细胞的机制愈来愈明确,未来有没有可能作为「让老鼠happy,让人也happy」的治疗药物呢?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许先业教授2006年受邀於全球华人灵芝研讨会演讲现场。(摄影/杨文卿)
〔资料来源〕Hsu HY, et al. Reishi immuno-modulation protein induces interleukin-2 expression via protein kinase-dependent signaling pathways within human T cells. J Cell Physiol. 2008 Apr; 215(1):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