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1月/富山医科药科大学/Phytochemistry
编译/吴亭瑶
爱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简称AIDS),是由爱滋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人类免疫缺乏病毒,简称HIV)所引起。感染HIV,即检验为阳性反应,但还未出现症状者,称为「HIV带原者/爱滋病毒带原者」;等到病毒数量大到足以摊痪免疫系统,造成免疫力下降而出现各种感染疾病时,才算是「得到爱滋病」。
换句话说,如果不幸感染HIV,此时可以做的努力就是让它不发病,或延後发病。根据日本富山医科药科大学(富山大学的前身)Sahar El Mekkawy、京都大学服部征雄(Nobuko Kakiuchi)等於1998年发表在《Phytochemistry(植物化学)》期刊的研究显示,灵芝三萜类可以透过两种途径降低HIV病毒的危害。
研究者从灵芝(Ganoderma lucidum)子实体甲醇萃取物中分离到13种三萜化合物,其中ganoderiol F(灵芝醇F)和ganodermanontriol(灵芝酮三醇)在7.8 μg/mL浓度时,对於HIV-1病毒引起记忆T细胞的病变有100%的抑制作用,而且不会对细胞产生毒性(必须浓度再高一倍时,才有细胞毒性)。
包括记忆性T细胞在内的T细胞群,是HIV病毒最喜欢攻击的对象,T细胞是免疫系统的总司令,当他们被摊痪时,患者就会因为丧失免疫功能而被任何一点小病(如感冒)所击倒。这也是HIV名称的由来。
除了可以抑制HIV病毒破坏T细胞之外,灵芝酸(ganoderic acid)B、C1、H、α(灵芝酸α为该研究发现的新化合物),以及灵芝醇A(ganoderiol A)和3 beta-5 alpha-dihydroxy-6 beta-methoxyergosta-7,22-diene,则能抑制HIV蛋白酶的活性。
HIV病毒会利用感染细胞复制病毒的基因组和特殊的蛋白,後者须经由HIV蛋白酶剪裁,才能与病毒基因组装成完整的病毒颗粒,如果缺少HIV蛋白酶,就无法生成具感染性的病毒颗粒,因此抑制HIV蛋白酶的活性,也就抑制了病毒的繁殖力。上述几个单一三萜对HIV蛋白酶活性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17~0.23mM,其中又以灵芝酸B和灵芝醇B的表现最好。
进一步分析这些三萜的构效关系,发现△7(8), △9(11)-lanostadiene-type的三萜类有较强的抗HIV-1病毒活性(抑制HIV-1破坏T细胞的功能);△8(9)-lanostene-type和ergostane-type的三萜则没有作用。至於抑制HIV蛋白酶方面,则没有得到一致性的结论,像羊毛甾烷(lanostane)型三萜对HIV蛋白酶半数抑制浓度为0.17~.032mM,可是麦角固醇(ergosterol)型三萜则无抑制活性。
【注1】HIV病毒分HIV-1和HIV-2两型,多数国家的爱滋病患是由HIV-1所引起,感染後超过九成会在十至十二年发病;HIV-2则分布在西非,感染後没有相关症状。本实验所用的病毒为前者。
【注2】爱滋病诊断标准:HIV检验呈阳性反应,同时CD4+T细胞数量降至每毫升200以下(<200 cells/mm3),或出现感染、肿瘤、神经系统疾病。
〔资料来源〕el-Mekkawy S, et al. Anti-HIV-1 and anti-HIV-1-protease substances from Ganoderma lucidum. Phytochemistry. 1998 Nov;49(6):16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