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日本明治健康科学研究所/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06年/台湾中山医学大学/Molecular Carcinogenesis
文/吴亭瑶
灵芝中还有一类活性成分被证明具有抗肿瘤活性,那就是免疫调节蛋白,也称小分子蛋白。
1989年日本明治健康科学研究所(Meiji Institute of Health Science)Kohsuke Kino等在《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发表自灵芝(G. lucidum)菌丝体分离而得的小分子蛋白,代号LZ-8,具有免疫调节能力和促进细胞有丝分裂作用,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
第一个证明这类蛋白有抗肿瘤活性者,是台湾中山医学大学医学研究所教授柯俊良的团队。2006年其在《Molecular Carcinogenesis》发表的研究证实,分离自松杉灵芝(G. tsugae)的免疫调节蛋白FIP-gts,在8μg/mL剂量下与人类肺腺癌细胞一起培养72小时,可让癌细胞的存活率降至40%。
柯俊良等也证明,该蛋白之所以有此作用,与其抑制了癌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有关──位於癌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端粒酶活性居高不下,正是癌细胞无法像正常细胞那样自然走向凋亡的原因之一,而该蛋白能抑制癌细胞的端粒酶活性(但不影响正常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所以癌细胞也就失去生生不息的能力了。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柯俊良团队发表在《Autophagy》的研究,证明来自小孢子灵芝(G. microsporum)的免疫调节蛋白GMI,可以在每天喂食160μg的剂量下,通过促使癌细胞启动「细胞自噬」的机制,有效抑制肺腺癌肿瘤生长──经过66天的实验,肿瘤重量只有控制组的四成,肿瘤体积只有控制组的三分之一──这使得GMI成为灵芝里第一个被证明可以通过细胞自噬机制抗肿瘤的活性成分。
在这之前科学所认知的灵芝抑制癌细胞存活,都是以「促凋亡」机制为主,因此GMI可以「促进癌细胞细胞自噬」的新发现,无疑让人们在应用灵芝抗癌又多了一项新法宝,尤其可以用来对付那些顽强异常「不易被启动凋亡程序」的癌细胞。
资料来源
1. Kino K, et al.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ew immunomodulatory protein, ling zhi-8 (LZ-8), from Ganoderma lucidium. J Biol Chem. 1989;264(1):472-8.
2. Liao CH, et al. Transcriptionally mediated inhibition of telomerase of fungal immunomodulatory protein from Ganoderma tsugae in A549 human lung adenocarcinoma cell line. Mol Carcinog. 2006;45(4):220-9.
3. Hsin IL, et al. GMI, an immunomodulatory protein from Ganoderma microsporum, induces autophagy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ells. Autophagy. 2011;7(8):87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