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灵芝「治这个也行,治那个也行」的众多功效感到困惑吗?听完北大副教授李卫东在2016第二届中国灵芝大会上的演讲,立马豁然开朗。原来受损的小肠黏膜、低落的肠道免疫,以及失衡肠道菌群,会引发诸多疾病与不适症状,而灵芝对肠道屏障的保护作用,正是它让许多疾病和不适症状改善的源头。
文/吴亭瑶 简体版/请连结

北京大学副教授李卫东在第二届中国灵芝会的演讲,
带领与会者从「灵芝对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理解灵芝功效众多的源头。
(摄影/吴亭瑶)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副教授李卫东,长期跟随林志彬从事灵芝研究,近十年来指导学生做了一些灵芝多醣保护肠道的研究工作,因而特别关注灵芝这方面的作用,并在2016年9月的第二届中国灵芝大会以「灵芝对肠屏障功能保护作用研究概况」为题发表演讲。
肠道是是身体与外界接触最密集的组织之一,也是身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全身有50%以上的淋巴组织分布在肠黏膜中,与庞大而复杂的肠道菌共生共存。
李卫东表示,灵芝对很多症状和疾病都有改善作用,从西医角度来看会感到很不可思议,觉得没靶点或多靶点,但如果从肠道菌群失衡会引发诸多疾病,而灵芝可以改善肠道菌群平衡,即可解释为什麽灵芝好像治这个也行、治那个也行。
什麽是「肠道屏障」?
肠道里原本就驻紮了各式各样好坏不一的细菌,同时还要处理各种被我们吃进去的食物。为了防止随食物进来或由肠道细菌产生的有害物质穿过肠道,进入人体内其他组织器官和血液循环,因此需要层层的肠道屏障加以保护和防范。这些肠道屏障包括:
1. 机械屏障:由连续完整和健康的肠黏膜上皮构成。
2. 免疫屏障:由不断更新和维持的肠道黏液层,以及分布於肠黏膜上的淋巴组织所构成。
3. 菌群屏障:由存在於肠道的大量厌氧性菌群所构成,可防止致病微生物在肠道黏膜滋生繁殖和感染其他器官。
这三个肠道屏障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互相影响。李卫东以「菌群屏障」和「免疫屏障」为例:肠道正常菌群可产生多种抗原物质,提升免疫功能;还可刺激免疫细胞,强化吞噬细胞的活力;并能促使B细胞产生抗体,增强「特异性」免疫功能(针对特定有害物质进行免疫防御的功能)。此即为什麽改善肠道菌群和调节免疫会有关联的原因。
肠道菌群复杂多元:益生菌、有害菌、致病菌
在这三个免疫屏障里,组成最复杂的莫过於肠道菌群,李卫东将它们分成三大类进行解说:
第一类是大家常听到的「有益菌」或称「益生菌」,举凡拟杆菌、真杆菌、消化球菌、双歧杆菌、乳杆菌都包括在内,主要参与维生素与蛋白质的合成,辅助肠道消化吸收,防止外袭菌(感染病菌)的侵袭,并且刺激免疫功能,让我们保持在健康状态。
另一群肠道菌常被称为「有害菌」,像大肠杆菌、链球菌等等,它们会在肠内产生腐败产物、致癌物和毒素,促进身体老化。因此如果抑制这群菌的生长,即可减缓老化的速度。
最麻烦的一群肠道菌是「致病菌」,如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等,它们参与身体皮肤、黏膜、脏器、血液等感染,会让我们生病,因此必须尽量避免。
李卫东表示,菌群之间也不是独立存在,而会交互影响,而且某种菌群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害」人体,也不完全那麽绝对。像是有益健康的「真杆菌」就被发现,同时也有促进老化、引起疾病的作用。真杆菌的负面作用,在有益菌主导的菌群生态下或许没什麽,但如果菌群生态是由有害菌所把持,可能就有影响了。
(资料来源/李卫东 翻摄/吴亭瑶)
肠道菌群不平衡,身体健康乱糟糟
2013年12月《Science》(科学)杂志发表十大科学进展,其中即提到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非常值得关注,未来相关的研究也会愈来愈多。李卫东藉此说明肠道菌群平衡之於健康是何等重要。
问题是很多因素都会干扰肠道菌群的平衡,包括:抗生素,肉食、激素(荷尔蒙)类药物、放化疗和辐射伤害、情绪和压力、旅行、食物中毒、生病、手术等等,都有碍有益菌的生长。
科学家也已证实,肠道菌群失调会诱发疾病、症状或不舒服,比如便秘、慢性肝炎或肝硬化、老年痴呆症、过敏(免疫低下引起的过敏,或过敏性肠道症候群)、老化、青春痘、黑斑、疲倦等等。
换句话说,当肠道菌群恢复平衡时,上述这些状况都会获得改善。而灵芝看似不相干的多种作用,有一部分正是来自把失衡的菌群变平衡,以及它对肠道机械屏障、肠道免疫屏障的保护作用。
(资料来源/李卫东 制图/吴亭瑶)
灵芝 vs. 肠道机械屏障
李卫东的研究团队利用大鼠小肠黏膜细胞系(IEC-6),探讨灵芝多醣Gl-PS(分离自灵芝子实体,分子量超过58万,含有6.49%的蛋白)对肠道机械屏障的影响【1】,结果发现:
灵芝多醣可促进细胞增殖,而且效果与灵芝多醣的浓度呈正相关。随着时间的拉长(48小时),小肠黏膜细胞会因为损伤而减少,但与灵芝多醣一起培养的细胞还是呈现增殖状态。
以人为的方式(双氧水)损伤小肠黏膜细胞,会使细胞增殖的比率降低,但有灵芝保护的细胞,即面对双氧水的氧化威胁,仍可随着灵芝多醣浓度而增殖。同样的,在放射损伤的情况下,不同浓度的灵芝多醣亦可促进小肠黏膜细胞增殖。
促迁移作用与细胞损伤修补的机制有关,而根据实验显示,灵芝多醣能有效促使小肠黏膜细胞迁移。此外,灵芝多醣还有助於大鼠小肠黏膜细胞分化(指细胞进一步发育成为具有特定功能和构造的细胞),并使细胞结构更臻完整。
进一步探讨灵芝多醣对大鼠小肠黏膜细胞里的基因有什麽影响,结果发现,参与细胞修复的鸟氨酸脱羧酶(ornithine decarboxylase, ODC)基因,以及参与细胞增殖的c-Myc基因,都会因为灵芝多醣的刺激而增加表达。
以上结果说明,灵芝多醣能维持肠黏膜上皮组织的完整性,因此对肠道机械屏障有保护作用。
灵芝vs. 肠道免疫屏障
重症急性胰腺炎会抑制肠道和全身的免疫功能,而根据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蔡文辉等的研究显示【2】,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在连续七天灌胃灵芝孢子粉(每次2 g/kg,每天两次)之後,血清里IL-2(免疫细胞分泌的细胞激素)的含量增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变强,说明整体免疫功能是上升的;同时肠黏膜内的IgA(免疫球蛋白A,肠黏膜最主要抗体类型)分泌量也趋近正常,表示肠道免疫亦获得改善。
另一个研究则是观察灵芝多醣GLP对肝癌小鼠肠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观察指标为肠道上皮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CD4与CD8的变化。正般情况下CD4/CD8的比值会接近1,过度偏高显示有自体免疫性病症,偏低表示免疫受到抑制。
根据中国中医科学院赵宏艳等做的动物实验显示【3、4】,肝肿瘤会降低小鼠的CD4/CD8比值,而在使用化疗药(cytoxan,环璘酰胺)之後,肝癌小鼠的CD4/CD8更会处在低下状态无法恢复。
相较之下,不论是单用灵芝多醣(连续灌胃12天,每天剂量1.02 g/kg),或同时与化疗药并用,肝癌小鼠的CD4/CD8都较接近正常,同时灵芝多醣对於有助提升免疫的抗体与细胞激素的表达,包括IgA、IL-2、TNF-α(肿瘤坏死因子)等,都有刺激作用;至於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细胞激素IL-10,则会在灵芝多醣的作用下减少表达。
这些结果都说明了,不管是对於疾病或药物造成的肠道免疫低下、全身免疫低下,灵芝都有提升和保护的作用。
灵芝vs. 肠道菌群屏障
贵阳医学院催冬冰等【5】以抗生素(盐酸林可霉素)给小鼠连续灌胃六天,建立菌群失调模型,再给小鼠灌胃不同浓度(2.5%、5%或35%)的灵芝破壁孢子粉溶液(每天0.7 mL),连续六天後,取小鼠粪便进行菌群生态的分析。结果显示,高剂量孢子粉组可使肠道内的细菌数量恢复至接近正常,尤其有助於厌氧菌(有益菌)的增加。
另外,蔡文辉等的研究也观察到【2】,对於重症急性胰腺炎造成大鼠肠道菌群失调的状况,在给病鼠连续灌胃七天灵芝孢子粉(2 g/kg,每天两次)之後,不仅明显增加大鼠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减少肠杆菌数量,还能降低各种细菌向肝脏、胰腺等组织转移、感染的数量。
长庚大学赖信志等在2015年发表研究则指出【6】,给高脂饮食小鼠喂食2%、4%、8%的灵芝菌丝体水萃取物(每天100 μg/L),既可减少附睾脂肪(内脏脂肪的代表)和皮下脂肪的堆积,使体重增加减缓,还能降低小鼠体内的发炎反应与胰岛素抗性,连肠道里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比值也会随之降低。
一般来说,肥胖的人类和小鼠,这两种菌群的比值较高,亦即厚壁菌门的阵营比较大,但灵芝菌丝体水萃取物可促进肠道中拟杆菌门的生长,进而调节肠道菌群间的关系,这可能是灵芝菌丝体水萃取物有助减重和抗发炎的来源之一。该研究证实,灵芝菌丝体水萃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是30万分子量以上的多醣。
综合这三项研究结果可知,对於抗生素、疾病、饮食造成的肠道菌群失衡,灵芝都有调整作用。
灵芝对肠道在其他方面的保护作用
(一)减轻化疗造成的肠道损伤
癌症病人在化疗过程中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胃肠道表现。而根据北京大学李卫东等的研究显示【1】,原本排列整齐的正常小鼠肠道绒毛,在使用化疗药(methotrexate,甲氨蝶呤)後会出现黏膜肿胀、出血等现象,但事先灌胃灵芝多醣Gl-PS(每天100或200 mg/kg)的小鼠,小肠绒毛受到化疗药破坏的程度明显较轻(如下图)。
此外,灵芝多醣还能减少小肠组织的氧化代谢产物,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清除自由基的酵素)的分泌量,进而降低化疗药造成的肠道损伤。而对於化疗药造成的血清IgA(免疫球蛋白A)浓度下降,灵芝多醣也有改善作用。

小鼠小肠绒毛组织切片图
(资料来源/Acta Pharmacol Sin. 2011 Dec;32(12):1505-12.)
(二)减轻放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
由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设医院王静雯发表的临床研究【7】,将48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两组,其中20例放疗二十次,另外28例则在二十次放疗的同时配合服用灵芝破壁孢子粉,比较两组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的状况。
结果显示,灵芝与放疗并用的患者,有八成是没反应(46.4%)或轻度反应(35.7%),出现中度反应(14.3%)和重度反应者(3.6%)的比例明显较少;相对的,单用化疗的患者只有四分之一是没反应(10.7%)和轻度反应(14.3%),多数属於中度反应(53.6%)和重度反应(2.14%)。灵芝破壁孢子粉显然能减轻放疗造成的胃肠道不良反应。
(三)减轻失血性休克在输血抢救过程中引起的肠黏膜损伤
「失血性休克」是指大量(总血量的二至三成)且快速失血所引起的休克,如不及时输血,身体器官功能会因为缺氧而急遽衰退,有致死之虞。因此尽快补充血液是根本的急救措施,问题是当血流再度循环全身时,瞬间的氧气供应会对原本缺血的各组织器官造成严重的氧化损伤,包括肠黏膜损伤也会进一步加重,进而导致肠内的细菌、内毒素穿越肠道屏障进入血液和其他器官,引发全身性发炎。
而根据河南职工医学院杨红梅等以家兔做的动物实验显示【8】,输血抢救时同时灌注1%灵芝多醣,可降低肠黏膜遭受的氧化和发炎损伤,减少肠内细菌位移至其他器官,同时动脉血压也有比较好的恢复(但还未正常)。
(四)抑制大肠炎与大肠癌的发生
美国印安那大学医学院Sliva等探讨了灵芝子实体三萜类萃取物GLT预防大肠癌作用【9】:在120天实验期间,每周给小鼠GLT三次(每次把100或500 mg/kg的GLT溶於饮水中),并在给予GLT之前或过程中,以致癌物Phlp诱发大肠癌,并以化学药物Dextran sulfate sodium(硫酸纳葡聚醣)促使大肠炎,比较有无使用灵芝的差别。结果发现,GLT不仅能抑制大肠细胞异常增生,还能减轻大肠炎症,小鼠患大肠癌的概率亦降至70%(低剂量组)和30%(高剂量组)。
以上四项研究结果说明,灵芝可以保护小肠和大肠的组织结构,降低它们受到放化疗、输血抢救、化学或致癌物质的伤害,并减少肠道相关的不适症状。
结论:灵芝顾好肠道,健康自然而生
自从灵芝被人们使用以来,其「看似不相干」的众多功效既令人惊喜,也令人迷惑。而今,随着科学家的努力,我们终於理解,原来灵芝未必是直接发挥功效,很可能有很大一部分是透过改善或保护肠道屏障产生的间接作用。
李卫东的这场演讲让我们知道:灵芝可通过 「(1) 维持肠黏膜织组的完整性(机械屏障),(2) 增强机体肠道黏膜免疫功能,(3) 促进益生菌的增殖」等作用,起到提高全身性的免疫功能,达到抗肿瘤及改善机体肠道菌群平衡,从而发挥治疗和预防相关疾病的作用。
所以灵芝「治这也行、治那也行」背後有个「一生万物,万物归一」的道理;而许多人实际体验灵芝後总结的「空腹吃灵芝效果较好」,从上述的研究结果观之,其实也有理有据。
★敬请尊重着作权,欢迎以连结网址的方式友善分享,请注明作者、出处与图片来源,并保留文章「从标题到参考文献」的完整性,请勿将图文移花接木、占为己有,或与商品、商业行为连结。
延伸阅读
1. 功效当後盾,消费需求打先锋,灵芝才走得进千家万户──2016第二届中国灵芝大会的启发
2. 2016第二届中国灵芝大会演讲精选(1) 北大教授林志彬:灵芝孢子粉的抗肿瘤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3. 2016第二届中国灵芝大会演讲精选(3) 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员陈若芸:三萜非孢子粉、孢子油活性成分,相关产品的质量标准应另定
参考文献
1. Chen LH, et al.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s reduce methotrexate-induced small intestinal damage in mice via induction of epithelial cell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Acta Pharmacol Sin. 2011 Dec;32(12):1505-12. doi: 10.1038/aps.2011.126.
2. 蔡文辉等,灵芝孢子粉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免疫功能的调整作用。中医药讯息, 2011, 28(6):40-42.
3. 周桂琴等,灵芝多醣对H22肝癌小鼠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 2009, 29(4): 335-339.
4. 赵宏艳,灵芝多醣对H22肝癌小鼠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论文,2008。
5. 催冬冰等,灵芝孢子粉和双歧杆菌对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治疗作用。贵阳医学院学报, 2008, 33(4):363-365.
6. Chang CJ, et al. Ganoderma lucidum reduces obesity in mice by modulating the composition of the gut microbiota. Nat Commun. 2015; 23(6) :7489. doi: 10.1038/ncomms8489.
7. 王静雯,齐鲁灵芝破壁孢子粉配合放疗减轻胃肠道反应的观察及护理。中国辐射卫生, 2007, 17(1): 230-231.
8. 杨红梅等,灵芝多醣对失血性休克复苏时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陕西医学杂志, 2010, 39(2):134-136.
9. Sliva D, et al. Mushroom Ganoderma lucidum prevents colitis-associated carcinogenesis in mice. PLoS One. 2012;7(10):e47873. doi: 10.1371/journal.pone.0047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