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灵芝产品蓬勃发展之际,张树庭教授却问:「什麽是『真正的』灵芝产品?」当中国灵芝业者一面倒地为破壁孢子费思尽量时,他不只强调「有药用价值的是灵芝子实体」,还要问:「孢子是什麽?破壁的好处在哪里?」当灵芝厂商砸大钱搞行销时,他反而劝谏:「拨出固定经费做科研,好好解决问题吧!」当他用「做出灵芝界的可口可乐」砥砺业者时,还以为在期勉大家做出全球知名的灵芝品牌,没想到实际的内涵却是叮咛业者「做好质量控制」!这位享誉国际的蕈菌学家於八十五岁生日前夕,在2015年八月中旬的〈第一届中国灵芝大会〉上用力敲了好多灵芝业者的脑袋。 (感谢张树庭教授审稿) 撰文.摄影/吴亭瑶
粗略估算,去年(2014)全世界药用菌的产值高达180亿美元,光是灵芝和冬虫夏草就有40~100亿美元之谱。就在此前景看似无限光明之际,国际知名的蕈菌学家,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荣誉教授张树庭,却在2015第一届全国灵芝大会「灵芝产品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的专题演讲里,提出正本清源的问题:「到底什麽是药用菌(medicinal mushrooms)?」「到底什麽是『真正的』灵芝产品?」
以灵芝来说,市面上多的是包装上写「灵芝」二字、印有「灵芝」图像的产品,但盒子里却是各式各様的内容,包括子实体提取物、孢子粉、破壁孢子、菌丝体(其实是菌丝体连同培养基一起磨粉)等等,它们都能等同於包装上「那朵灵芝」的意涵吗?
为什麽灵芝产品里有淀粉?
关於药用菌的定义,以及药用菌产品的纯度问题,最近也在美国引起讨论。
张树庭引用Jeff Chilton在2015年发表的着作《Redefining Medicinal Mushrooms ── A new scientific screening program for active compounds》指出,有研究机构以「淀粉」作为掺假指标,针对美国市售近百种药用菌様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
以子实体或子实体萃取物为原料的产品,β-葡聚糖(即药用菌特有的多醣)含量很高(30~40%),淀粉含量极少或没有;以谷物为基质发酵生产的菌丝体产品则是反过来,淀粉含量很多,β-葡聚糖含量很少或极少。
上述的检测様品中包含了十一个在美国占有一定市场的灵芝产品,其中三个产品是由灵芝子实体制成,另外八个产品的原料则来自谷物为基质生产的菌丝体,结果也是如出一辙──子实体产品的β-葡聚糖含量为25~30%,菌丝体产品大约只有1~13%;淀粉在子实体产品中最多大概1%,但菌丝体产品最多却可高达50%(如下图)。
三种不同的灵芝子实体(Mushroom)产品和八种不同的灵芝菌丝体(Mycelium)产品,
其产品内容物β-葡聚糖(Beta-glucan)和淀粉(Starch)的含量。图表中的百分比均以产品乾重为分母。
(资料来源/Chilton Jeff. 2015. Redefining Medicinal Mushrooms──
A new scientific screening program for active compounds. www.nammex.com)
众所周知,灵芝里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主要有β-葡聚糖(多醣)、三萜和麦角固醇,「我很不了解,为什麽有淀粉在里面?因为灵芝(和其他药用菌)本身没什麽淀粉。」对食药用菌有深入研究的张树庭也感到很疑惑。
问题出在哪里?原因就在那些菌丝体产品是以谷物为基质作为培养灵芝菌丝体的原料,把菌丝体连同培养基一起烘乾、磨粉做成胶囊,所以里面当然含有大量来自谷物的淀粉。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这类产品可以用很便宜的价格贩售。
张树庭说,几年前一家美国公司就和他反应过这个市场现象,该名业者相当看不惯这种做法,因为他们可是砸重本人工栽培子实体,再用做子实体提取,产品价格相对较高。但管他用的是什麽原料,不知情的消费者根本无法区分,因为大家的产品都叫「灵芝」,包装上也都印有灵芝的图案,即使菌丝体产品的原料内容根本没有「那朵菇」!
张树庭於是问了那位忿忿不平的业者,「他们用菌丝体这麽做,有效果吗?那家公司说,市场都没反应啊!这个问题在哪里?就像感冒看医生,他开给你维他命B、维他命C,实际吃了没害处,但心理作用对你是有帮助的。」
不只灵芝,所有药用菌产品都有同样的问题 ── 市场蓬勃发展,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因此美国FDA(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也开始对这类产品进行监管。「这是我今天要和大家提这个问题的由来。如果我们要搞国际市场,迟早有人要问,你的产品是什麽?」张树庭中肯提醒台下的灵芝业者。
子实体、菌丝体、孢子是三个不同的概念
所以,到底什麽是药用菌?到底什麽是灵芝?张树庭和大家上了一堂基础课程:
在生物学的分类上,药用菌被归在真菌界的「担子菌门」底下,所有我们熟知的灵芝、冬虫夏草、香菇、洋菇(蘑菇)、木耳等食药用菌,都属於担子菌。
担子菌主要由孢子(spore)、菌丝体(mycelium)、蕈菌(mushroom)三个部分所组成。这三个部分分属不同的概念:孢子是真菌的「生殖细胞」(它和植物的种子是完全不一様的概念,稍後有详细的解释);菌丝体是真菌有机体的「结构组织」;蕈菌,也就是那朵菇,则是「子实体」。
因此,张树庭强调,「灵芝菌丝体(Lingzhi mycelium或Ganoderma mycelium)」才是正确的表述,「灵芝蕈菌菌丝体(Lingzhi mushroom mycelium)」则不正确,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独立的概念。
既然「mushroom」指的是子实体,那麽「mushroom product」指的就是子实体产品,而非菌丝体或孢子粉产品。所以用灵芝菌丝体或孢子粉做的产品,产品名称不能只有「灵芝」二字,而必须清楚写明「灵芝菌丝体」或「灵芝孢子粉」,同时包装上也不该出现灵芝子实体的图像。
美国FDA对於子实体和菌丝体产品的规定
由於菌丝体和子实体存在显着的不同,因此美国食品和药物监督管理局(FDA)规定,利用可接受的基质生产的食药用菌菌丝体可以作为食品,但这些食品应该在包装上注明原料含有菌丝体,而非仅仅暗示消费者该食品是某种菇类做的。
张树庭以「蘑菇汤(mushroom soup)」为例,在消费者的认知里,会直觉那是用「一朵一朵菇」做的汤,所以产品要如此宣称,一定要用子实体做的;如果含有菌丝体成分,就不能使用这个名称,而且要在产品包装上如实说明它的原料来源,否则就是误导消费者,FDA明文禁止这様的事情发生。
子实体的药用价值已被确认
孢子的药用价值尚待证实
从药用价值来看,利用谷物生产的担子菌菌丝体中含有少量的β-葡聚醣、大量的淀粉和极少数的三萜类、固醇类等次级代谢产物;相对的,子实体在形成的过程中,除了会产生β-葡聚糖之外,还会合成很多次级代谢产物。
三萜和多醣的生物活性就毋须多言了,存在於子实体细胞壁的麦角固醇(ergosterol,固醇类的其中一种)已被证实有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同様也是子实体细胞壁组成结构的几丁质(chitin)为膳食纤维的一种,能促进胃肠道消化;细胞壁结构中的β(1,3)葡聚糖则有免疫活性和刺激肠道益生菌生长的作用。
因此张树庭认为,子实体才是担子菌真正的「全方位」生物阶段,灵芝子实体才有真正的药用价值。
那麽,在中国炒得很热的孢子粉呢?
对此,张树庭表示,尽管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研究证实了灵芝孢子的活性,但孢子类产品的药用价值尚未明确,可是市面上的孢子类产品在售价上却高於子实体产品。「到底灵芝孢子好在哪里?它和灵芝子实体的化学成分哪些差异?利用价?有何不同?这些都是业者需要检讨的问题,也是对消费者的责任。」
灵芝等药用菌的子实体细胞壁蕴藏了很多活性成分,包括:
拥有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的麦角固醇(ergosterol),
可促进胃肠道消化的几丁质(chitin),
以及具有免疫活性和刺激肠道益生菌生长的β(1, 3)葡聚糖,
它们丰富了子实体的利用价值。
(注:此图由吴亭瑶拍摄於张树庭教授演讲现场,投影片中的图取自
2015年Jeff Chilton着作的《Redefining Medicinal Mushrooms──
A new scientific screening program for active compounds》)
孢子不是种子!
还有一点要特别澄清的是,孢子不是种子!张树庭表示,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比较理想的比喻应该是花粉,或是动物的精子或卵子。光有卵子或精子是无法生小孩的,一定要受精(结婚)後变成受精卵(也就是种子),才能孕育出下一代。
所以灵芝的孢子是有性别的,它的性别甚至比人类复杂,必须由四种不同性别的孢子相互交配,才有机会长出另一朵灵芝。「所以千万别再说灵芝的孢子是灵芝的种子,是灵芝的精华了!很多书都这様写,让我看了很不是味道。我们千万要改过来,不能误导下一代。」张树庭语重心长。
同様的,教科书上对於菌丝体的介绍,看在这位生物学者眼里,也有所不足。「孢子发芽长出来的是初级菌丝,初级菌丝交配後形成二级菌丝,後来还会发育成三级菌丝,但很多教科书上查不到『三级菌丝』这个词,显示关於灵芝的知识教育,我们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加强。」
一方水土养一方灵芝
固定品种和配方,质量才会稳定
即使都是用子实体做的灵芝产品,质量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张树庭以2008年他在德国波昂〈第六届食用菌生物学及食用菌产品国际会议〉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的调查结果为例:他们化验了香港市售的十一种灵芝产品,发现三萜与多醣这两大灵芝主要活性成分,在各产品中所占的比例有很大的不同(如下表)。
比较市售11种灵芝产品的三萜与多醣含量
资料来源:Chang S. T, Buswell J. A. Safety, quality control and regulational aspects relating to mushroom nutriceuticals. Proc. 6th Intl. Conf. Mushroom Biology and Mushroom Products. 2008:188–95. GAMU Gmbh, Krefeld, Germany.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差异,和产品使用的灵芝菌种(品种)、栽培条件、加工技术不同息息相关。
「所以灵芝业者要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原料要固定起来,不能今天用这个种、明天用那个种,品种不一様,成分肯定不一様。还有,栽培方式也要一様。就像用稻草种或用土种的草菇,吃起来的味道就是不同,这是因为栽培蕈菌给它的养料不同,成分也不会一様。」张树庭再次呼吁大家重视这个存在已久的老问题。
张树庭尤其点名「大公司」更应带头保证自家产品的质量,透过实验筛选适合自家基地的品种。「同一个菌种,在A地适合,不一定到了B地还适合。为什麽?因为蕈菌和其他作物一様,是有生命的,只要是有生命的东西,就会因为栽培他的水土而有所改变。像是日本水蜜桃,我们虽然种得出来,但就是没日本种的甜。」
他再以自身的实验经验为例:「我曾和一位大学教授做香菇的品种试验,同一个品种,用不同配方的培养基栽培,去年可能用A培养料种出来的香菇很好,但明年换了另一种肥料种,结果就没那麽好了。」
「所以,如果你真正要控制你的质量,就要控制你的菌种,控制你的配方。」张树庭强调。他甚至期勉所有中国灵芝业者未来可以做出「可口可乐」等级的灵芝产品。「这是什麽意思呢?不管你在美国、欧洲、中国……任何地方喝到的可口可乐都是同一个味道,这就是质量控制,也唯有如此才能取得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
化疗期间服用灵芝有风险?
除了灵芝产品的质量问题有待解决,灵芝使用上的问题也需要厘清。张树庭提到2015年5月7日一则来自美国华圣顿的启事:Sloan Keterring Memorial医院声明,在化疗期间不可以服用灵芝,因为这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我看了很震惊,因为现在很多灵芝产品都是用来辅助癌症患者化疗、放疗,希望能够增加免疫功能,使白血球尽快恢复,好继续接受下一次化疗或放疗。如果现在发现不可以,这会是很大的挑战。所以e-mail这则启事给我的《国际药用菌期刊(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inal Mushrooms)》主编,希望我可以写信给我的『中国朋友』,问问看到底有没有这种情形。」
为此,张树庭一共写了四封信,可惜最後只收到一封信,但这封信也没有解答他的疑惑。
〔编按〕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林志彬辗转得知此事後表示,香港玛丽医院做过临床研究,证明灵芝不会引起凝血功能障碍,也不会导致不正常的出血。此研究结果已正式发表於国际期刊上,详见期刊原文或译写中文。
投资科研,解决问题
灵芝产品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可能比想像中还多,张树庭呼吁灵芝大厂要多多帮忙。「灵芝已经是个大产业,不是小产业,但业者还是把大部分的力气放在推销上。我认为,大公司,尤其是一些跨国企业,每年都应该要有固定的预算,或一定比例的营收,专门投注在科研上。这些钱对大公司绝对是九牛一毛,却足以解决很多大问题。」
「想想看,如果A公司每年支持两个有素质的科研单位,每个单位两个博士论文,B公司也是,这様加起来就有八个博士论文,八个研究主题,四年下来不就至少解决八个问题了吗?」
当然这些问题必须是大家共同的问题,像之前提到的,灵芝孢子到底有什麽好处?是破壁好,还是不破壁好?都亟需科学证据加以厘清。
话说至此,张树庭突然有些感叹中国人对於科学的不够重视。「如果是外国人,一定会先证明它有效,然後再生产。可是中国不是,只有要人主张,大家马上跟着做,也不管这个主张有没有根据。」
就拿灵芝孢子破不破壁的问题来说吧!「孢子破壁要花很多钱,好不容易破了壁,把不饱和脂肪酸变成饱和脂肪酸,是否反而会有害处?而且破了壁之後,怕它氧化,还要用维他命E来抗氧化……所以,到底孢子破壁有什麽好处?」
台下的听众很多都是对破壁孢子情有独锺的灵芝业者啊!这様的场子,这些话,大概只有像张树庭教授这麽德高望重的学者才好说吧!期盼,下回再聚首,关於灵芝孢子和孢子破不破壁的大哉问,已经能在科学上获得圆满的解答。更要的是重业者的决心,当真相出来後,如果大家还是选择不面对真相,那麽灵芝界的可口可乐,终究只能是梦想。
张树庭教授 简介
1930年出生於中国山西。1953年自台湾大学农艺系毕业,随後赴美留学,於1958年和1960年取得威斯康辛大学理学硕士和哲学博士。1960年应邀至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任教,直至1995年才退休,并於当年获得该校名誉教授的荣衔,2012年更获得该校荣誉院士的荣衔。
张树庭教授从1960年代起就孜孜於蕈菌生物学的研究,正是因为他的影响力,蕈菌相关的国际会议才有机会在中国召开;也因为他的提议,国际上向来只讨论「食用菌(edible mushroom)」的蕈菌相关会议,才开始把「药用菌(medicinal mushroom)」纳入讨论重点。因此之故,2005年第三届国际药用菌大会特别尊其为「国际药用菌之父」,以表彰他推广药用菌的贡献。更多关张树庭教授的介绍:
1. 维基百科 ── 张树庭
2. 张树庭教授专访:小蘑菇大家庭
延伸阅读
1. 为解决问题而开的「第一届中国灵芝大会」在龙泉圆满落幕!
中国灵芝产业能否华丽转身,端视灵芝企业实践多少科研成果(上)
2. 为解决问题而开的「第一届中国灵芝大会」在龙泉圆满落幕!
中国灵芝产业能否华丽转身,端视灵芝企业实践多少科研成果(下)
3. 〔2015第一届中国灵芝大会 系列报导〕号称史上最严的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将於10月1日施行,哪些要求和灵芝类产品有关?
4. 〔2015第一届中国灵芝大会系列报导〕张劲松博士演讲:
灵芝产业转型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 种源、栽培、加工标准化,市场营销合法化(繁体版)
5. 〔2015第一届中国灵芝大会系列报导〕张劲松博士演讲:
灵芝产业转型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 种源丶栽培丶加工标准化,市场营销合法化(简体版)
6. 记2009第五届国际药用菇菌大会 ── 灵芝,维护全人类健康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