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医学界认为肿瘤是身体细胞异常增生和扩散的结果,忽视全身性因素对肿瘤发病的影响,因而在治疗上仅考虑如何消灭肿瘤细胞。按中医治则来看,肿瘤的放、化疗只重视「祛邪」,忽视了「扶正」,甚至伤及正气,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灵芝用於辅助肿瘤放、化疗可以「增效减毒」已有充分的科学根据,其中的三萜类和多醣肽对肿瘤有不同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这两种成分在产品中的含量,或是将灵芝的有效成分直接制成药品应用,是学界和业界亟需努力的目标。
文/林志彬
◎本文原载於2010年《健康灵芝》第48期 8~10页
长期以来,医学界对癌症的认识有一个误区,即认为肿瘤是身体自身细胞异常增生和扩散的结果,忽视全身性因素对肿瘤发病的影响,因而在治疗上仅考虑如何消灭肿瘤细胞。
目前除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外,多采用化学治疗和(或)放射治疗杀死肿瘤细胞。化疗药是依靠其细胞毒作用,杀死正在快速分裂的肿瘤细胞以缓解病情,然而在一些实体瘤,如肺癌、胃癌、子宫癌等,这种正在分裂的癌细胞大约只占实体瘤的5%,它们对化疗药敏感;占很大比例的休眠癌细胞虽不分裂,却具有潜在的分裂能力,可是对化疗药不敏感。
由於化疗药作用的主要靶点是细胞分裂,故殃及所有快速分裂的正常组织,对免疫系统、骨髓、消化系统、肝、肾等重要器官也会造成严重损伤,表现为免疫力降低,易发生细菌和病毒感染,白血球和血小板减少,食慾不振、恶心、呕吐、腹泻,肝、肾损伤等不良反应。
走出对癌症认识的误区,重视癌症的整体治疗
按中医治则来看,肿瘤的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只重视「祛邪(抑杀肿瘤)」,忽视了「扶正(提高整体抗肿瘤能力)」,甚至伤及正气,才会出现上述的严重不良反应,此已为医生和患者的共识。
目前很难找到严格遵从医嘱单用化学治疗和(或)放射治疗的患者,许多人都在医生知情或不知情的情况下,采用各种药物或保健品,预防并减少化学治疗和(或)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增强其疗效,灵芝即是其中最常被用到的一个。
临床实践证明,灵芝辅助治疗肿瘤有效
临床研究证明,灵芝制剂与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合用时,对肿瘤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其疗效特点如下:
(1) 减轻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引起的白血球减少、食慾不振、体重减轻、抗感染的免疫力降低、肝肾损伤等严重不良反应;
(2) 提高肿瘤患者对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的耐受性;
(3) 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力,增强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的效果;
(4) 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品质,使体质增强。
这些结果均指出,灵芝可作为肿瘤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的辅助治疗药,发挥「增效减毒」的作用。
科学理解灵芝辅助治疗肿瘤的疗效
灵芝对肿瘤的辅助治疗作用是如何产生的?药理研究证明,灵芝里的多醣肽和三萜类化合物是辅助治疗肿瘤的主要有效成分,它们作用於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多个环节,进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一、灵芝增强肿瘤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的理论基础
灵芝及其所含的多醣肽类、三萜类,对多种动物移植性肿瘤具有抗肿瘤作用,并能增强多柔比星(doxorubicin,俗称小红莓)、顺铂、氟尿嘧啶、环磷醯胺等化疗药的抗肿瘤作用。
早在1980年代学界即提出灵芝的抗肿瘤作用,是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而实现的;随後的一系列研究更证明,灵芝及其所含的多醣肽类,能增强巨噬细胞、自然杀手细胞、树突细胞、毒杀性T细胞的杀伤肿瘤细胞功能,促进抗肿瘤细胞激素,如TNF-α(肿瘤坏死因子)和IFN-γ(干扰素)生成,并增强这些细胞激素的活性,提高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力,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近十余年,学者则重视在细胞分子水准研究灵芝及其有效成分对肿瘤细胞的作用,相关的发现包括:
(1) 灵芝(赤芝、紫芝、松杉灵芝)子实体水提取物,可抑制体外培养的人类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增殖;
(2) 灵芝提取物GLE-1(主要含多醣)和GLE-2(主要含三萜类),可抑制人类结肠癌细胞SW480增殖,且後者的作用强於前者;
(3) 灵芝子实体或孢子粉提取物,可抑制高侵袭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摄护腺癌细胞PC-3的转录因子NF-kB与AP-1的活化,并抑制此二肿瘤细胞的尿激酶型血纤维蛋白原活化因子(uPA)及其受体(uPAR)的表达,从而抑制MDA-MB-231和PC-3细胞增殖;
(4) 从灵芝子实体中提取的羊毛固烷型三萜类,可抑制Lewis肺肉瘤、T47D、S-180和Meth-A肿瘤细胞株的增殖;
(5) 灵芝提取物(富含三萜组分)可显着抑制人类白血病细胞株HL-60增殖。
灵芝还影响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环节。例如灵芝多醣肽抑制人类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促进凋亡基因Bax表达,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切断肿瘤的血液供应,使肿瘤细胞得不到营养,因而死亡。
最近台湾学者则发现,松杉灵芝(G. tsugae)甲醇提取物(GTME)通过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进而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导致人类表皮状癌A-431细胞分泌VEGF减少,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最终在体内外均能抑制人类表皮状癌A-431细胞生长。这一作用酷似目前应用的「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标靶抗肿瘤药的作用,值得重视。
此外,灵芝多醣肽还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移动、黏附,促进肿瘤细胞分化(编按:意指促使肿瘤细胞趋向正常细胞)。
最近,我们的研究则证明:灵芝多醣肽能通过下调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的表达,逆转具有多药耐药性的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对抗肿瘤药多柔比星的耐药性,恢复其对多柔比星的敏感性。
随後,美国学者也报告了灵芝提取物,可逆转具有多药耐药性的小细胞肺癌细胞,对抗肿瘤药依托泊苷(etoposide)和多柔比星的耐药性。这些结果可从另一角度解释,灵芝与肿瘤化学治疗药协同作用的机制。
二、灵芝减轻肿瘤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毒性的理论基础
药理实验也证明了灵芝的减毒作用,即灵芝可拮抗抗肿瘤药的毒性。例如:
(1) 灵芝多醣具有抗放射作用,可降低钴60γ射线照射小鼠的死亡率,延长动物的存活时间,这一作用与其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有关。
(2) 灵芝提取物对放射性胃肠道损失,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3) 灵芝多醣还能明显减轻环磷醯胺引起的小鼠股骨有核细胞减少。
(4) 在顺铂引起的大鼠呕吐模型,灵芝制剂(提取物+孢子粉)可抑制顺铂引起的恶心、呕吐和摄食减少。
最近,我们的研究则证明:化疗药甲氨喋呤(MTX)可使小鼠的小肠绒毛变短、融合,隐窝细胞消失,杯状细胞减少。电子显微镜下可见肠道上皮细胞的微绒毛紊乱、变短、缺失,核膜和粒线体肿胀,给与灵芝多醣治疗後,小鼠小肠的上述形态学变化明显减轻,偏低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2SOD)活性升高,偏高的氧化产物丙二醛(MDA)降低。这些都是灵芝多醣改善MTX所致的小鼠肠道黏膜损伤的具体表现。
开发高水准的灵芝产品,提高灵芝辅助治疗肿瘤的疗效
灵芝用於肿瘤的辅助治疗有效,且有充分的科学根据,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重视,并广为应用。然而,目前灵芝产品的水准不够理想,多为灵芝子实体的水提取物(主要含多醣肽)或更初级的产品,达不到上述研究中提到的样品水准,因而影响其疗效。虽然大剂量服用可提高疗效,但对患者多有不便,故开发高水准的灵芝产品应提到日程上来。
由於灵芝三萜类和多醣肽对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影响不完全相同,为使之相辅相成,可先考虑将灵芝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精制後,混合制成制剂,增加产品中灵芝多醣和三萜类的含量,提高辅助治疗肿瘤的疗效。
当然,最理想的是,灵芝的有效成分直接制成药品应用,但其难度之大,是目前学界和业界望而却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