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医学部林志彬教授引用一本英文药理学名着里的一句话:「一盎司预防远胜一磅治疗」, 指出预防的重要性甚至可用黄金的重量来评价。他也认为,「要多花钱买健康,少花钱治病」。灵芝能使人体内环境稳定,并增强人体对内外环境改变的适应能力,因而可防止或延缓「亚健康」状态进一步恶化,保持健康。
撰文/林志彬
◎本文原载於2009年《健康灵芝》第43期 2~3页
预防胜於治疗。中医药学家非常重视预防疾病和养生保健,很早就提出:「上工治未病,以养生为先」,「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在《神农本草经》一书中,灵芝被列为「上药」,书中所指的上药「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应用上药。可见早在二千多年前,古人已注意到灵芝在养生保健、延缓衰老中的重要作用。
灵芝的预防保健作用自古即受肯定
但真正用灵芝产品预防疾病者,仍属少数
然而时至今日,灵芝的预防保健作用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笔者曾针对北京、上海等地灵芝产品的消费人群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发现约九成以上的灵芝产品消费者是一些中老年常见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神经衰弱、高血压病、高血脂症、糖尿病、肝炎以及肿瘤患者,他们用灵芝产品作为治疗或辅助治疗的手段,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疗效。
也因为如此,有更多的此类病人加入服用灵芝治病的行列,然而真正用灵芝产品预防疾病者仍十分少,不及一成。最近,我主持翻译一本英文药理学名着,书中有一句讲药物预防和治疗关系的话,即「一盎司预防远胜一磅治疗」,这是用黄金的重量来评价预防的重要性。我的观点则是「要多花钱买健康,少花钱治病」。
什麽是「亚健康」?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工作节奏加快、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改变、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所引起的「亚健康状态」,是一种介於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所谓「亚健康」是指,占人群很大一部分的人虽无明确的疾病诊断,但在身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性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
这种状态系由心理、社会、生物三种因素引起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紊乱、生理机能紊乱或代谢机能低下所致,其主要表现为:精力下降、紧张、焦虑、失眠、多梦、头晕、耳鸣、心慌、疲乏无力、食慾不振、身体虚弱等,并逐步发展为高血压病、高血脂症、糖尿病、心血管病等。由於机体免疫力降低,细菌、病毒感染和肿瘤的发病率也增加。
实际上中医对「亚健康」的认识远较西医早,《素问?序》就指出,医学的目的首先是要「消患於未兆」,「济瀛劣以获安」,其次才是治病。这里所谓的「未兆」,是指无显着疾病徵兆,而「瀛劣」则指虚损或不太健康,但不一定有病,即现在所说的「亚健康状态」。
处於「亚健康」状态的人应加强保健
以免健康恶化,导致疾病
处於「亚健康」状态的人必须考虑如何保健,避免健康进一步恶化,导致疾病。正常时,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均有良好的自我调节和相互调节的功能。
因此,人体可因应内外环境的变化来调节这些重要系统的功能,使之保持正常。例如:人体可通过脑中的交感神经中枢、周围交感神经、肾脏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来调节血管平滑肌张力,使血压能适应内外环境的改变而维持正常,一旦这种调节失常就会导致高血压病。
又如胰岛β细胞(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降低血糖,而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则可升高血糖,二者作用相反,互相拮抗。而其他内分泌激素,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和肾上腺素等,也可拮抗胰岛素的作用,使血糖升高。而这些影响血糖升降的激素分泌,又受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的调节,只有它们的作用处於平衡时,血糖才能维持在正常水平。
灵芝对「亚健康」人群的保健作用
灵芝为什麽对「亚健康」人群有保健作用?这是基於灵芝广泛的药理作用,特别是它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
由於「亚健康」人群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间的稳态调节发生障碍,人体对内外环境改变的适应能力降低,因而出现前述「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并易患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病毒感染、肿瘤等。
「亚健康」人群服用灵芝保健後,可使睡眠改善,食慾和体重增加,心悸、头痛、头晕减轻或消失,精神振奋,记忆力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增强。
灵芝的调节血脂作用(降低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和三酸甘油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降低血糖作用、降血压和改善微循环作用,进而使血压、血脂、血液粘度、血糖等均维持在正常水平。
此外,灵芝的免疫调节作用还可使「亚健康」状态下降低的免疫功能恢复正常,增强人体对细菌、病毒感染的抵抗力。通过上述这些作用,灵芝使人体内环境稳定,并增强人体对内外环境改变的适应能力,因而可防止或延缓「亚健康」状态进一步恶化,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