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以人为本,调节人体功能(7):灵芝扶正固本作用在防治肝炎的意义

发布时间: 2015-06-01 02:35

实验证实,灵芝三萜类能提升肝脏的抗氧化能力,进而修护化学性和免疫性肝损伤。灵芝多糖则有抗肝纤维化作用,并能促进免疫细胞杀灭肝炎病毒。

文/林志彬

◎本文原载於2004年7月《健康灵芝》第25期26~27页

 

肝炎包括病毒性肝炎和非病毒性肝炎两大类。根据感染病毒类型不同,病毒性肝炎至少可分为A、B、C、D、E型五种类型。其中A型和E型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B、C、D型主要表现为慢性肝炎,可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非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由酒精、化学毒物或药物引起的中毒性肝炎。

 

灵芝对各种肝炎都有治疗作用

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包括抗病毒、调节免疫和保肝。尽管目前已有一些抗病毒药,如干扰素、干扰素诱导剂,但疗效都不够理想,不良反应严重,且价格昂贵。灵芝没有明显的抗肝炎病毒作用,却具有免疫调节和保肝作用,因而作为保肝药在病毒性肝炎,以及酒精、药物中毒性肝炎的治疗中有一定意义。

其疗效表现为:主观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腹胀及肝区疼痛)减轻或消失;肝功能检查如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为(ALT)恢复正常或降低;肿大的肝、脾恢复正常或有不同程度的缩小。

临床上,灵芝与一些能损害肝脏的药物合用,可避免或减轻药物所致肝损伤,保护肝脏。一般说来,灵芝对急性肝炎的效果,较慢性或迁移性肝炎要来得好。

 

灵芝能改善肝功能、修护受损肝脏

灵芝为什麽能治疗肝炎?其治疗机制已被大量药理研究阐明。

四氯化碳(CCl4)、dl-乙硫氨酸、D-氨基半乳糖等肝脏毒物进入体内,均可使实验动物迅速发生中毒性肝炎,除了出现明显的肝功能障碍〔如丙氨酸氨基转移(ALT)活性升高〕之外,还会造成中毒性肝炎的典型病理组织学变化。

给予灵芝子实体、菌丝体和孢子的萃取物,可明显改善实验动物的肝功能,并减轻病理组织学改变。从灵芝子实体中提取的三萜类化合物,除了对CCl4和D-氨基半乳糖引起的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外,还对卡介苗(BCG)和脂多糖(LPS)引起的免疫性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可降低免疫性肝损伤动物的血清ALT,以及肝脏的三酸甘油酯(TG)。

 

灵芝护肝的机制

1.三萜类抗氧化,多糖抗纤维化

灵芝三萜类的保肝作用与其抗氧化作用密切相关。灵芝三萜类可使因肝损伤升高的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降低,而使肝损伤时降低的肝脏「超氧歧化酶」(SOD)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着升高。三萜类化合物还可使免疫性肝损伤时升高的「一氧化氮」(NO)水平降低。药理研究还证明,灵芝所含多糖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2.免疫调节作用

灵芝的免疫调节作用亦参与其防治肝炎的机制。灵芝不仅能增强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和T、B淋巴细胞的功能,还能促进免疫细胞因数如白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的合成和释放,并因此纠正肝炎时的免疫功能紊乱,并通过免疫细胞和细胞因数(如IFN-γ)杀灭肝炎病毒。

灵芝的保肝作用也与中医药古籍对灵芝「补肝气」、「益脾气」的论述相一致。

 

分類:靈芝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