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教授许瑞祥专文〕後疫情时代更需吃灵芝

发布时间: 2021-05-03 01:38

疫苗只是黑暗中的一丝烛光,但其实你身边早就有个手电筒,为什麽你老是不会开它呢?     

口述审定/许瑞祥      采访整理/吴亭瑶

20210502-0

20210502-1

 

要想偷吃,先吃灵芝

新冠病毒的出现,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到底是把距离「变远」还是「变近」呢?那得看你的隐私有没有被迫公开而定。

倘若是在国外,距离肯定是变远了,因为严峻的疫情让人们不得不保持距离。

但在防疫最好的台湾,人与人的关系却变得相对公开而透明,因为只要不幸接触过带原者被匡列名单,你过去好几天的行踪,马上就会被知道,闪都闪不掉。

如果不想被匡列,也不想行踪被公开,可千万别被验出阳性啊!否则之前你去了哪里,和什麽人碰面,不管见得人或见不得人,每分每秒都会追查得很清楚──

就连你晚上出去遛狗,到底遛到哪边去,都会被翻出来,甚至还可能被爆料「染疫者足迹和疫调不符」而成了新闻焦点,或造成家庭纠纷。

所以,想要偷吃,先吃灵芝。

只有先把自己的免疫系统顾好,这样,就算不幸和感染者有过接触,行踪也才不会被无穷无尽地追下去。

20210502-15

 

想要疫苗效果好,先吃灵芝再打

我们每天都在问,什麽时候可以打疫苗,或要不要打疫苗,但大家有没有想过,疫苗的本质究竟是什麽?

疫苗的本质可分为两种,一种类似癌症疫苗,它打进体内的抗体可以直接清除癌细胞。

另一种则是病毒疫苗:把一个「假想敌」弄进来,让你的免疫系统先演练怎麽对付它,等到真正的敌人进来时,就可以歼灭敌人於滩头堡。这才是病毒疫苗预防的概念。

也就是说,新冠病毒疫苗并不能直接杀死病毒,而是利用假想敌,诱发自主免疫反应能力。

重点是,当我们今天做出假想敌,透过各种途径把它送到人体里,这时要由谁来辨识假想敌?

当然是免疫系统(免疫细胞)。

你的免疫系统必须先辨识得出「它不是自己人」,才可能进一步把它设为假想敌来演练军队。

换句话说,打疫苗对什麽人会有效,对什麽人会没效?

如果你的免疫系统本身是失衡失调的,或是由一群老弱残兵组成的,缺乏辨识能力,也缺乏战斗力,那麽就算先把假想敌送到面前,也练不了兵啊!

就像一个老人家病厌厌的躺在床上,有强盗闯进来你能拿他怎样?拜托他太贵重的不要拿?搞不好还会误把可怕的强盗当爱心志工呢!

所以,打疫苗前要吃灵芝啊!先把免疫系统调教精准,等疫苗打进来时,才锻练得起来啊,否则再好的疫苗也帮不了你。

20210502-4

 

灵芝是食用的疫苗佐剂

所有疫苗都会添加佐剂,它的作用就像假想敌的开路先锋,先打草惊蛇一番,让免疫系统有所警戒,再随之把假想敌奉送上门,这时才可能动员整支免疫大军,发挥良好的练兵效果,而不是只练到小猫两三只。

因此,疫苗效果好不好,常与佐剂密切相关。起不了作用的佐剂,假想敌再称职也没用。

凡是可以启动或增强免疫反应的东西都可以当佐剂。

灵芝就是一个可以让疫苗增加效果的佐剂,它不仅是用吃的就可以(而不是用打的)发挥佐剂的作用,而且还很安全。

之所以强调灵芝的安全性,是因为很多打疫苗出问题的,其实是对疫苗里的佐剂过敏。

不同的人种,乃至不同的个体,对佐剂的反应都不尽相同。如果你免疫系统一直都很正常,当然不容易有事;如果你的免疫系统本来就失衡或失调,就有可能被佐剂启动异常的免疫反应而引发过敏。

20210502-13


所以,趁还没打疫苗之前,好好吃灵芝吧!

先用灵芝把免疫系统调校得精准一点,它才不会被乱起动或乱发作;同时也用灵芝让免疫军团纪律严明,它才能和疫苗扮演的假想敌进行有效的演练。

而在没有打疫苗之前,更是要好好吃灵芝,增强免疫系统对各种病毒、细菌乃至癌细胞的辨识能力和防御能力,先让自己庄敬自强,然後,才有那个命等到疫苗开打啊!

20210221-2

〔图说〕打疫苗就像先认识病毒(假想敌),免疫系统必须有法「发现」它,调度各种免疫细胞,经过很多道反应程序,才能产生抗体,启动完整的保护力,每个环节缺一不可。根据近三十年的研究显示,灵芝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面面俱到,所有抗病毒所需的免疫反应全都兼顾到了,详见:〈佛系防疫与病毒共存,舍灵芝又其谁!〉。(原始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图片加工/吴亭瑶)

 

怕疫苗失效,吃灵芝补强

如果你以为,打了新冠疫苗就能从此高枕无忧,那就打错如意算盘了。

一种疫苗,只能教免疫系统辨识一种特定的病毒。

问题是,病毒在复制的过程中一定会出错,而且它在和免疫系统交手的过程中,为了求生也会想办法易容和伪装,当它的样貌变异到免疫系统认不出来的程度,免疫系统就抓不到它了。

这就好像手机的人脸辨识系统一样。刚买手机时,你教你的手机认识你,只要刷脸就能开机;当你戴上了口罩,比较害的手机或许还辨识得出来,可是当你口罩、帽子、戴墨镜全都戴上了,不管你刷几次脸,你的手机还是不认识你。

换句话说,当免疫系统被疫苗强迫训练辨识从海上登陆的病毒,一旦这个病毒变装成伞兵从天上跳下来,比较呆的免疫系统可能就把它当自己人了──因为不是「从海上登陆的」才是敌人吗?

所以,愈是精准,其实也愈没用,因为一种疫苗只能精准一种敌人。

今天你打的新冠病毒疫苗假设非常有效,代表你的免疫系统会非常精准的认得这个新冠病毒,全部的免疫细胞都对它紧张兮兮的。如果弄到最後这个病毒没来,来了另一个变种的新冠病毒,免疫系统却又不认得了,那不就惨了?

而且世界上也不是只有新冠病毒而已,还有很多其他的病毒、细菌和癌细胞,搞不好这些敌人原本并不怎麽厉害,但因为疫苗的征调让免疫系统重兵集结准备对付新冠病毒,便有可能因此忽略其他趁隙而入的敌人,让它们有机会作乱。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有疫苗可打,就不吃灵芝了!

打了疫苗更要吃灵芝去活化其他「非专一性」的免疫细胞,避免疫系统出现缺口,才不会挂一漏万、顾此失彼,也才不用担心疫苗会对变种病毒失效的可能。

20210502-5

 

part 5 疫苗没得选,灵芝随你挑

从原本的什麽新冠疫苗都没有,到一下子冒出好几种,让大家以为自己进到了百货公司,忍不住货比三家地讨论起,该打哪种疫苗才好。

其实开发一款正规的疫苗,从研发探索,到完整的临床试验,乃至试验後的审查评估,绝对不是一年两年可以做到的事。

现在所开发出来的新冠疫苗,都是迫於疫情严峻,只好便宜行事紧急先拿来使用,所以它的风险远远大於过去的疫苗。

20210502-3

20210502-7

 
由於大家害怕染疫而抢着打,所以不太有人会认真思考,那个疫苗有没有因为保存不当而损坏或减少效力?

照道理,疫苗相当於药品,当它进口到国内後,相关单位理应检查这里面的成分对不对。

尤其是运送过程愈需要高规格伺候的疫苗,变质的机会愈大,愈要谨慎确认里面的成分。但现在。不是要不要检查的问题,而是根本没时间检查。

至於为什麽有些疫苗打一剂,有些打两剂?那是它的设计,你根本没得挑,只能等着被配给。

灵芝,你不但可以选择要不要吃,还能选择要吃哪个牌子。但打疫苗,你只能选择打或不打。被打了些什麽?不知道!

疫苗只是黑暗中的一丝烛光,当你愈靠近烛光,就会发现这个烛光好像不怎麽亮,只好再找另一个光。但其实你身边早就有个手电筒,为什麽你老是不会开它呢?

台湾的疫情和国际上相比,确诊人数极少,死亡人数极低,台湾又不像纽西兰那样地广人稀,实在不容易啊!

除了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外,搞不好真的跟台湾有大量的人口在吃灵芝有关。这个说法在〈灵芝让家庭群聚者免於感染新冠病毒的真实记录〉的文章里,可以间接得到证实。

20210502-new

 

病毒不会消失,灵芝请继续吃

对个人来说,打疫苗是为了「增敏」,增加你对那个病毒的敏感性和专一辨认性;对整个地区来说,打疫苗则是为了形成区域防御(群体免疫),你增敏我增敏,每个人的免疫系统都有能力马上扑灭它,阻断病毒传染的途径,就不会继续扩大传染。

这个崇高的目标能否在新冠病毒上兑现,未知的事情仍在发展中,现在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不过,台湾打了三十多年B型肝炎病毒疫苗的经验,倒是很值得参考。

台湾之所以能从一个B肝病毒带原率高的国家,做到让B肝病毒几乎快在我们的下一代绝迹(六岁儿童带原率从10%以上降至0.8%),全都要归功於1984年开始推行的新生儿B型肝炎预防注射计画,致力阻断B肝病毒传染最主要的母婴垂直感染途径。

直到现在,每个小朋友出生时都要打B肝疫苗,并且要在满一个月和满六个月时加打第二剂和第三剂B肝疫苗。

根据国小新生入学预防接种纪录卡检查结果,台湾小朋友完成三剂B肝疫苗的比率高达99%。

理论上打完这三剂疫苗後,体内就有足够的抗体,可以对B肝病毒产生终身免疫才对。实际上,却有40%打过三剂疫苗的孩子,到了十五岁时已验不到B肝抗体;到了二十岁时,验不到B肝抗体的人更高达70%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什麽?

并不是打了一次、打两次疫苗,就能对病毒终身免疫。

验不到抗体该怎麽办?再补打疫苗「唤醒免疫记忆」吗?

你总不能老是在那里验抗体、打疫苗吧!

更何况当你的生活周遭几乎没有B肝病毒时,唤醒这样的免疫记忆又有何用呢?除非你是要去B肝流行区再来施打,才有意义。

是的,人类做出B肝疫苗已经那麽久,也打了那麽多人,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把新生儿全面施打B肝疫苗订定为全球公卫政策,但B肝病毒的流行传染区依然存在!

20210502-9

20210502-10

 
既然B肝病毒没有全面消失,为什麽我们不会像面对新冠病毒那样紧张?

是因为感染B肝病毒不会马上产生重症,也不会马上吃不下、喝不下或呼吸不了,等到出现症状(肝炎、肝硬化、肝癌),不知是几年或几十年以後的事;不像新冠病毒会引起急性肺炎、造成呼吸障碍,需要急诊住院隔离并使用呼吸器,占用大量的医疗资源。

所以开发新冠疫苗这件事,可以说是茫茫大海中的一根浮木,让人觉得有所寄托,我们要心存感激。

然而从B肝疫苗与B肝病毒对战了三十多年的经验可知:新冠疫苗全面开打之後,新冠病毒并不会从此消失,而是会逐渐B肝化、流感化,长期与人类共生共存。

也就是说,疫情发展到最後,人们可以做到的是,新冠病毒不会再一下子造成大量病人重症需要住医院治疗,引发的症状也愈来愈轻──因为会造成重症的病毒已随着重症病人的死亡而终结,最後会在人群中扩散的病毒,都是来自轻症带原者或无症状感染者。

别忘了无症状感染者也会传染。他是因为有免疫系统压着所以才无症状,但病毒还是会在体内复制,也会在复制过程中变异,只是就算有变异,病毒为了继续在人类身上存活,通常也不会变得太凶恶。

当无症状带原的人愈来愈多,你就愈无法知道和你接触的人是不是带原。一旦不小心感染,它就会像流感或B肝病毒一样存在你的体内,伺机而动。

虽然到时候的病毒相较现在已经温和许多,但不代表它一定不会导致重症。

因为不会导致重症是有前提的,那就是绝大多数时候,你的免疫系统都必须是功能健全在平均值以上;只要某一天免疫力失调,它就会开始作怪,发作起来最严重就是要用到呼吸器的肺炎。

20210502-14

所以,人类要努力和平共存的病毒又多了一种。

每个人唯有增强自己的免疫机能,「随时随地」让免疫系统维持在健康的高标准,这样就算不幸被感染,才能重症变轻症,轻症变无症。

但要如何增强自己的免疫机能?早睡早起、营养均衡、适当运动、维持好心情?这些事情你真的都能做到?就算都能做到,免疫系统就一定会好?那也不一定。还不如天天吃灵芝比较稳当,也比较方便。

病毒不会消失,反而是抗体有可能消失。所以,千万不要有了爹就忘了娘呀!

无论疫苗打了没,都请继续吃灵芝。因为只有维持好你的免疫力,才能给你时时刻刻的保护力。

 

开放边境前,要吃灵芝

现在大家都告诉你要打疫苗,满心期待打了疫苗之後就能重启旅游,但我必须告诉你,疫苗是要打没错,但不要对打疫苗这件事太过乐观。

因为新冠肺炎不是某个地区的传染病,而是全球性的传染病。全球有各色人种,基因不全然一样,免疫系统也不全然一样,不可能用一种疫苗,控制所有人种的状况。

就像同一种降血压药,不同人吃会有不同的效果。因为每个人会有10%的个体差异;不同族群间的差异,甚至可差到十倍之多。

就算疫苗打了有效,保护力能撑多久,是不是就不会传染给别人(成为另一种无症状带原者),疫苗开发者和相关领域的专家都坦言,目前仍无法确定,还需进一步研究。

所以,绝对不是打了针,护照上盖了章,就能出国趴趴走。没那回事!

如果打了针,出去又被感染,那才是死得更快。因为你的免疫部队在疫苗训练下,全都在海岸边等着敌人登陆,可是敌人却从别的地方溜进来,一发作起来可能更厉害。

尤其是台湾因为戴口罩和严格的边境检疫与匡列隔离,把病毒阻隔在外,让我们染疫人数相对很少,但哪天边境一开放,我们相对於经常与病毒擦身而过、每天都在练兵的外国人,可能会有更大的风险。

理论上全球百分之七十的人打了疫苗後就能对病毒产生群体免疫,但是按现在疫苗生产、分配的状况,这个愿望几年内恐怕都实现不了。

打了疫苗之後能不能减少隔离天数,则须视国际疫情发展,至少也要观察个一年才能有初步的轮廓。因为注射疫苗可能延缓病毒发作的时间,反而需要花更长时间来评估有没有被感染。

所以,就算疫苗开打,也不可能马上恢复像以前那样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至少五年内是不可能的。

我们能做的,还是要先求自保,才有後面的可能。想要自保,最容易也最保险的方法,无非是吃灵芝。

若问谁可以不用吃灵芝呢?那就好像在问我「什麽人可以不罹癌?」一样。如果你要问,吃灵芝就一定有效?那就要看你有没有「吃对」灵芝了。

20210502-11

 

可以用吃的,为何要用打的?

所有的药,包括疫苗,都是治疗模式。

所谓的「治疗模式」是指,等到你发病时,或等那个病已经开始人传人时,再帮你打针吃药把那个病除掉。

「预防模式」是指,你是正常人,但是身体里或多或少都有不正常的细胞,你不能等这些不正常细胞聚集梁山泊成为山头後才来围剿他,而是事先采取方法预防他,让他最多只能在地方上当个小霸王,但不会结块成团变成一个威胁健康、威胁生命的恶势力。

如果你有足够的灵芝,搞不好灵芝还能帮你正本清源,让体内这些病原菌、癌细胞都受到严格控管,只要稍微坐大就会被立即消灭。

这才是真正的预防概念。可是,从来没人教我们要怎麽预防。

虽然专家会告诉你要早睡早起、营养均衡、适当运动、心情愉快……但,真的做到这些就不会染病吗?当你所有该做的事都做了之後却还发病,就只能怨叹自己命不好、运途差吗?

所以我现在要提供大家一个概念:不要等到事情坐大了,肿瘤长了一大颗,病毒已经人传人,才想用吃药打针来治疗;平常可以用「吃的」预防,为什麽偏要等到事情发生再用「打的」治疗呢?

有趣的是,现在几乎都是用治疗模式在卖保健食品,因为业者认为把它当药来用,比较好卖。

业者会这麽做,当然和消费者的既定观念有关。因为多数消费者认为,能够「立即见效」的东西C/P值才高,才愿意花钱。

这个观念要改变本来是相当困难的,但现在来了这麽一个新冠病毒,让教育消费者「可以用吃的预防,为何要用打的治疗」变得可行了。

因为怕被别人感染,怕传染给别人,怕引发重症,所以才会想到能先吃点什麽来调节自己的免疫能力。

当然,号称「调节免疫」的保健品何其多,但作为消费者,你要先确认三件事情:

第一,它每一批产品成分真的都一样吗?

第二,业者有办法掌握生产原料吗?

第三,它建议的使用剂量,真的能调节免疫吗?如果只是拿别人家发表的paper(科学文献)来抄,怎麽会准?

所以你要吃的这个产品,从细胞实验到老鼠实验,再到人身上的数据,是否都有案可稽、有据可考,而且所有浓度、计量都有办法被确认?

必须是这样的东西才有那个本事和人家讲:可以预防,为什麽要治疗?!可以用吃的,为什麽要用打的?!

 

题外话:灵芝很好,为什麽卖得不好?

灵芝和药品及其他许多保健食品最大的不同在於:灵芝是先人吃有效,而且是众多普罗大众从古时候吃到现在有效,科学家才用动物和细胞实验去了解(解释)它为什麽有效;而不是在细胞和动物实验发现它可能有什麽潜能,才广邀大众一起来买个心安、吃个希望。

既然灵芝人吃有效,还有那麽多科学佐证,为什麽还是卖得不好?

因为灵芝的广告都是只会在快到父亲节、母亲节的时候,狂打广告要人家送父母xx灵芝聊表心意而已,并没有讲出为什麽要选灵芝的道理来。

虽然广告上会说,灵芝可以调节免疫,但「调节免疫」是健康食品的功效宣称,厂商有真正教育消费者「为什麽要吃灵芝」吗?

没有啊!大家的说法都是,这个东西是健字号,可以调节免疫,就这样而已。

在这麽多「类似功效」的产品中,为什麽灵芝是首选?业者有花心思教育消费者吗?

如果连赚到钱的业者都没有用心去推广灵芝科普教育,只会躲在灵芝的招牌底下,跟着新闻或节日蹭热度,仗着品牌砸钱收割别人的韭菜?长久以後图穷匕见,消费者就不会再选择你家的灵芝了!

为什麽不愿意教育消费者?因为消费者愈单纯愈好骗啊!用广告文字当科普教材呼咙消费者,皆大欢喜又不费事呀!

灵芝已经被过份商业操作了,操作到不再被消费者全然相信了。

所以我们才要筹建灵芝新闻网,用科学逻辑与试验数据做灵芝的科普教育,在这个无国界的讲堂里,分享给普罗大众无限的知识和正确的信念,让大家三不五时就能来这里温故知新、寻找解答。

当哪一天,灵芝复刻《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的鳌头地位,再次赢回广大消费者的信心,成为众人养生保健毫无疑问的首选时,我们的努力才算不负使命。

20210119-tsugae

 

分類:靈芝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