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教授许瑞祥-灵芝文化节演讲〕灵芝是身心灵全方位养生的唯一选择

发布时间: 2021-06-14 22:22

结合科学、应用、人文、艺术、体验的2018国际灵芝文化节在福建浦城热闹举行,受邀在文化节中的〈灵芝与大健康论坛〉进行主旨演讲的台大教授许瑞祥,通过〈灵芝与中国养生文化〉的讲题告诉我们,吃灵芝养生的第一步就是「吃对灵芝」,如果吃错了,那可一点都不如意了。

文/吴亭瑶

20180715-3

台湾大学生化科技学系许瑞详教授,从1980年代开始投入灵芝菌种分类鉴定的研究,并在1990年取得全球华人第一个灵芝博士学位。通过他的研究大家才发现,原来灵芝有好多种,有些甚至只是外形类似,但实际上并非灵芝。(图为许瑞祥演讲现场,图片提供/福建仙芝楼生物科技集团)

 

灵芝养生文化始於六千八百年前

灵芝不只有防病治病的科学证据,更有防病治病的文化历史。

所谓「文化」是指一群人在长年生活中慢慢养成的习惯,以及在长期经验中去芜存菁逐渐累积的智慧。而中国以灵芝养生的文化,可能比目前普遍认知的两千年──从《神农本草经》或《列子》等有文字记载开始算起──还要久。

受邀参出席此次盛会的台湾大学生化科技学系许瑞祥教授,在〈灵芝与中国养生文化〉的主旨演讲中提到,中国一批优秀的考古学家,在今年(2018)五月的《科学通报》上发表了灵芝的考古研究结果,发现早在6800年前长江下游太湖地区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使用灵芝了

其中在田螺山遗址(河姆渡文化遗址之一)采集到的史前灵芝,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灵芝样本,距今约有6871年,其乃伴随一些巫用器具一起出土。由於远古时代「巫」和「医」不可分,因此研究者认为,早在文字尚未发明的史前时代,灵芝就已经作为巫用(追求长生不老等超自然能力)或医药用途(养生治病)。

从1980年代开始研究灵芝的许瑞祥表示,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之所以能种族绵延到现在,灵芝可能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也因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美好体验,以及子实体圆满的如意外形,使得灵芝更进一步被表现在历朝历代的书画、艺术作品和宗教器物里,作为赞美君王、比喻长久、祈求长生、吉祥如意、贤人之士的象徵。

因此,许瑞祥认为,灵芝是中国文化中,生物与传统医学、宗教、政治、艺术互动的典范,其在历史长河的使用经验中所衍生的独特文化,让灵芝独特於所有传统中草药之外,成为身心灵全方位养生的唯一选择。

20180716-3

考古研究发现,早在6800年前长江下游太湖地区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使用灵芝了。(图为许瑞祥演讲现场,图片提供/福建仙芝楼生物科技集团)

 

差参不齐的产品,让现代人对灵芝难上心

如今,随着灵芝被人工栽培大量生产,灵芝已从古代皇宫贵族的专利,成为寻常百姓垂手可得之物,并在近半世纪累积了大量科研成果,但吊诡的是,不管是吃灵芝的文化,还是把灵芝把表现在文化里,现代人反而不上心,甚至是不相信。

很大一部分原因,除了某些不良企业对灵芝功效夸大宣传,更关键的还是在灵芝产品质量差参不齐,每法让消费者每次吃,每次都吃到一样的效果。

许瑞祥教授在演讲里把灵芝产业发展的演进分为1.0~4.0四个阶段,其实是暗指当前灵芝市场同时存在着「不同质量等级」的灵芝产品。它们可能属於:

◆ 灵芝1.0──传说有效:原料全都野生的,采到什麽原料用什麽(可能也包括非灵芝)、活性成分也不清不楚,大概只有包装上的「芝」字最一致,一如远古时代混沌不清的灵芝。

◆ 灵芝2.0──听说有效:原料其本上以红色灵芝为主,少部分是紫芝,来源可能是野生和大部分人工栽培的子实体为原料,用的是热水萃取或酒精(乙醇)萃取,里面应该含有灵芝的活性成分,但含量不稳定,所以虽然「听说」有人吃出效果,却不一定能在自己身上重复实现,也未必每次都有同样的效果。

◆ 灵芝3.0──应该有效:原料为特定农场人工栽培的子实体或孢子粉,或在特定条件下生产出来的菌丝体,里面的多醣、三萜、灵芝酸等活性成分可以被清楚的分析出来,也有稳定的含量,基本上可在不同人身上吃出效果,也大概能每次吃出差不多的效果,但「中奖率」还不是百分之百。

◆ 灵芝4.0──一定有效:其原料和3.0版的灵芝类似,但里面的活性成分种类与含量更精准,能确知和检测得到是哪一种特定的灵芝多糖、三萜(如灵芝酸A)或功能蛋白,其用在每个人身上,每次都能发挥「一定有效」的作用。

许瑞祥期待4.0的灵芝产品能早日在市场上开花结果,这不仅是灵芝从「神话」走向「确效」的终极目标,更是灵芝走进大健康产业、布局全世界的必要条件。

 

追本溯源,不忘初心

灵芝文化的推广才正要开始。一如台湾大学许瑞祥教授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所说:是先有灵芝文化,才有灵芝企业。也就是先有先民使用灵芝的经验,才有灵芝的记载和图像,然後才有人种灵芝,有人研究灵芝,有灵芝企业的发展。

因此,当灵芝企业想要深度发展,扩大他的消费族群,甚至想从国内走到国外,把灵芝做成世界品牌,就应该用文化来教育这些潜在客户和外国人,中国人就是吃灵芝才有这麽悠远的历史,引起他们食用灵芝的兴趣、引起他们购买灵芝的欲望。

所以文化是产业发展的背景和产品销售的故事。我们可以因为产业需求创造新模式的文化,也能传承既有的文化,甚至追寻已被遗忘的文化,从古代串连到今天,但不管怎麽做,最重要的还是要「不忘初心」,必须回到灵芝文化的基本元素和源头,从确认物种(品种)开始,因为不同物种一定有成分上的差异,成分的差异势必影响产品的功效表现。

业者唯有从原料的种源、栽种、采收、加工、活性成分等等,建立一系列的内部监控指标,让民众可以吃得到成分稳定、质量一致的灵芝产品,同时在销售时不做跨大宣传,真诚重现灵芝防病治病、孝养天下的价值,才可能把灵芝产业做深做大。

(本文摘自:再现灵芝预防保健、孝养天下的价值──记福建浦城2018国际灵芝文化节

20180715-6

2018国际灵芝文化节在福建浦城举行。(图片提供/福建仙芝楼生物科技集团

 

分類:靈芝學者